胆囊结石保胆治疗多因素分析.doc胆囊结石保胆治疗多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保胆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813 例使用硬质胆囊镜进行微创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结石患者, 按照可能的胆囊收缩率影响因素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对比各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囊收缩率、术后复发率、胆囊壁厚度及手术时间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尤其是≤ 65 岁、单发结石、结石≤2 cm 、单发结石合并息肉的患者。结论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患者损伤小, 无严重并发症, 复发率不高, 在适应证范围内患者要求或同意前提下可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良好手段。【关键词】微创性;内窥镜;胆囊结石病;复发率 DOI : -5547/ 切胆手术从右肋缘大切口胆囊切除术到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切口是变小了, 但保护胆囊功能的意识却未明显改善。切胆后的长期副作用虽时常可见报道, 但总体未引起重视[1] 。本院使用硬质单通道胆囊镜、硬质三通道胆囊镜和胆囊管镜系统治疗胆囊结石, 现对胆囊结石保胆治疗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 2010 年3 月~ 2012 年3 月本院外科使用硬质胆囊镜进行微创保留胆囊治疗 813 例胆囊结石患者病历资料, 病程 2 h~ 20 年, 均有反复右上腹疼痛, 无黄疸史。按照可能的胆囊收缩率影响因素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将低龄(年龄≤ 65 岁)单纯无嵌顿胆囊结石患者 519 例按结石数量分为两组:多发性结石组( 355 例)与单发性结石组( 164 例), 按结石大小将低龄( 年龄≤ 65岁) 单纯无嵌顿胆囊单发结石患者分为两组, 巨大结石组( 直径>2 cm, 57例) 和小结石组( 107 例), 按是否合并息肉将单发的无嵌顿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 胆囊结石组( 164 例)和结石合并息肉组( 107 例), 按结石是否嵌顿将单发的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 嵌顿结石组( 129 例) 和非嵌顿结石组( 164 例), 按患者年龄将胆囊结石不合并息肉患者分为两组, 高龄组(年龄>65 岁) 和低龄组( 年龄≤ 65岁), 按术前胆囊各部位壁厚度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厚度>3 mm 为增厚组, 厚度≤3 mm 为非增厚组。 方法患者手术取仰卧位, 喉罩全麻, 经脐作 ~ cm小切口, 直视下置入 cm Trocar , 建立气腹, 气腹压力 10~ 12 mm Hg (1 mm Hg= kPa ) 。进入迷尔腹腔镜, 常规探查腹腔, 确定胆囊位置, 了解胆囊的大体外观形态、大小、胆囊体与胆囊管的成角、胆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情况。直视下于胆囊体表投影处右肋缘下作 1~2 cm皮肤切口, 逐层分离至腹膜层外, 1 cm Trocar 刺入腹腔, 胆囊抓钳直视下将胆囊提出切口处并固定, 退出迷尔腹腔镜及 Trocar 。胆囊底作约 ~ cm 切口, 于胆囊底部切口放入比胆囊镜大 2F 的鞘管作为胆囊镜通道。置入硬质胆囊镜注水探查胆囊, 了解胆汁、胆囊黏膜、胆囊腔、胆囊颈、胆囊管和结石位置、数目、质地以及是否嵌顿等情况。取石网篮和小结石吸取箱取净胆囊腔内结石后再次探查胆囊, 同步使用内镜超声确保无残余结石。非嵌顿组患者胆囊镜探查到胆囊管开口处均可见胆汁
胆囊结石保胆治疗多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