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总结.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药理总结医疗药品管理Evaluation ,Adr,ACh
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 Ra>>R i,足量使完全转为
Ra,产生 Emax;α=1;
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效应,增
加浓度也达不到 Emax;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
激动受体,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
结合部位,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
抗药时的最大效应(Emax),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
最大效应降低。
第三章 药动学
转运速率(R)主要决定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或水溶性);膜两侧药物浓度,膜面积,膜厚度;药物的解离性(度)
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又称被动扩散、单纯扩散和脂溶性扩散。药物转运中最
常见、最重要的形式,速度决定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药物脂溶性和药物解离度。
pKa 药物在溶液中解离 50%时,该溶液的 pH 值;当 pH 值与 pKa 值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
时,药物的解离型与非解离型的浓度比值,却以指数值变化
酸性环境中,弱碱性药物解离多而不易扩散;碱性环境中,弱酸性药物解离多而不易扩
散。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速度比较:静注>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粘膜
首关效应/首关消除(first-passeffect/elimination):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
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分布(distribution):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
血液中: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限制药物经生物膜的转运,是药物体内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
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药物间或药物与内源性物质间能相互竞争。
组织中:肾毛细血管内皮膜孔大,肝静脉窦缺乏完整的内皮—药物从肾、肝消除—药物中毒
时肝肾器官首先受累;是药物对某些细胞成分具有特殊亲和力的结果,例如脂肪;多是一种
贮存现象。
生物转化:代谢或药物转化。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最终目的是使药物排
除体外。
I 相反应(phaseIreactions):氧化、还原、水解(多数丢失活性或产生活性、毒性)
Ⅱ相反应(phaseⅡreactions):结合反应,与体内水溶性大的物质结合,利排泄。
主要部位:肝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 P 450 酶系(与一氧化碳结合后其吸收光谱主峰在
450nm 处)及非微粒体酶系(胆碱脂酶、单胺氧化酶)催化。
酶诱导药:提高药酶的活性,增加自身或他药代谢速率。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药:抑制药酶的活性,减慢他药的代谢速率。西米替丁、环丙沙星
排泄(excretion):体内药物或其他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排泄:肾小管细胞的有机酸转运载体和有机碱转运载体。分泌机制相同的两药合用,
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使药效增强延长。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circulation):随胆汁分泌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小肠上皮
吸收,再由肝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
时量关系(time-concentrationrelationship):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
化的规律。
时量曲线下面积(AUC):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峰浓度(Cmax)一次给药后血浆的最高浓度。吸收和消除达平衡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
A
F  100%
药物相对量及速度。(反应吸收速率和程度)D D 为用药剂量,A 为体

{医疗药品管理}药理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706 KB
  • 时间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