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管理中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   
 
   
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管理中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结果:%,%,P<;%,%,P<;%,%,P<。结论:通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可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持续质量改进;小儿;护理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十分常用的一种新型输液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能够缓解疼痛感,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需长时间接受输液治疗的其他患者。然而小儿年龄较小,如若反复穿刺操作非常容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出现拒绝配合的行为。持续质量改进重点对过程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在提升工作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以下将分析对于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通过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管理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抽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76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8个月~10岁,均值为(
±)岁。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7个月~11岁,均值为(±)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即严格依据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要求和技术规程等进行护理操作,对于发现的问题需做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观察组则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为:(1)组建质控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以经验丰富和责任意识强的护士为副组长,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定期进行组内会议,分析出现的护理问题和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改进策略,推动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2)问题分析:对于既往的护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在为小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患儿自身因素,例如年龄偏低及情绪稳定性差,使得护理难度提升。其次为环境因素,受到环境嘈杂以及温度变化等影响,护理操作中无法集中精力,同时导致患儿出现血管收缩,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最后护士自身因素,例如缺乏护患沟通技巧以及穿刺经验不足,未能对患儿血管情况进行科学细致的评估;(3)改进策略制定与实施:1)护患沟通:对患儿进行穿刺前,需要与其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其了解穿刺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并提前告知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合患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性格特征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2)优化穿刺环境:营造优良的适宜穿刺操作的环境,并引导患儿在穿刺期间避免剧烈活动,确保环境中的光线温度等适宜,集中精力实施穿刺操作;3)强化人员培训:接受学习和相关培训,了解穿刺

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22-0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