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法基础.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法基础
第1页,本讲稿共49页
一、经济的含义
经济有三种基本含义:一是指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指国民经济体系;三是指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
第2页,本讲稿共49页
二、法和经济的关系
法和经济具有天然的念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对既存法律的一种分类和再分类的活动。
第22页,本讲稿共49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机制被公认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自由主义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对此作了充分的求证。但市场机制并非万能,而是经常会出现低效运行的非理想状态。
第23页,本讲稿共49页
市场失灵表现在:
1、垄断和不完全竞争
2、不完善信息
3、公共产品短缺
4、社会分配不公
5、宏观经济运行问题
第24页,本讲稿共49页
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介入经济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于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垄断的规制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外部性的消除者、收入和财富的再扮演者以及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等多重角色。
但如果不能有效地制约政府权力,防止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大及腐败,反而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灾难,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第25页,本讲稿共49页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
1、政府应该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但当其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不一致的时候,政府的干预行为就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偏离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
2、寻租行为
3、官僚机构膨胀
第26页,本讲稿共49页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呈现出二元结构,即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而且这两种调整对象之间互相关联,以一种耦合的方式实现着互动,所以说经济法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关联耦合之法。
第27页,本讲稿共49页
经济法的沿革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产生是私法的公法化的过程。
我国的经济的出现是对内容庞杂的行政法的再分类以及对其他相关法律的重新概括。
第28页,本讲稿共49页
古典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在这样做时,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大。”
第29页,本讲稿共49页
凯恩斯认为,亚当。斯密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的,但这在实践中并不存在。
引发的生产过剩、社会投资结构失调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凡是市场可能失灵的地方,都是政府监管干预的地方,都可以揽入经济法管辖的范围内。
第30页,本讲稿共49页
改革开放硕果累累,但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以及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其所隐藏的社会问题却严重困扰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在企业转制过程中大量的下岗工人如何安置;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恶化的矛盾;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的解决,靠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自由竞争是不行的,还要靠经济法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直接干预社会分配,发展“预算、税收、社会保障”。
第31页,本讲稿共49页
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32页,本讲稿共49页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从经济关系的法律性质上考察,以经济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调整的只能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发生于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以行政管理性为其基本特征,可以简单的把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概括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
第33页,本讲稿共49页
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发生在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发生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
第34页,本讲稿共49页
需要明确的问题
1、当市场主体的行为超出了民法调整的范围,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民法无所作为时,即可能引起经济法的介入,而当经济法主体——政府机关依据其管理职能及管理权限介入该经济关系时,此种经济关系即成为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并随之成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35页,本讲稿共49页
2、经济法既要成为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设定权利和义务,也要界定政府干预或管理经济的权力的责任,这就是经济法规制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根本宗旨,也是经济法调整行政管理性经济关系的全部内容。
第36页,本讲稿共49页
三、经济法的特征
(1)规范内容的经济性和政策性
(2)调整方法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3)调整过程的行政性
第37页,本讲稿共49页
经济立法
一、我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和阶段
我国经

经济法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97 MB
  • 时间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