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病人的护理
第1页,本讲稿共27页
病情观察要点的意义
颅内压增高
颅内静脉压增高
脑组织移位
脑疝
脑干受压
脑水肿
死亡
三主症
意识的改变、Cush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是 后颅窝占位病变易发生,幕下压力高于椎管内压力,小脑扁桃体经枕大孔推挤至椎管内。
第12页,本讲稿共27页
枕骨大孔疝
病理生理: ①延髓受压
②脑脊液循环障碍
③疝脑组织的改变
第13页,本讲稿共27页
临床表现
①枕下疼痛、项强或强迫头位
②颅内压增高
③后组脑神经受累
④生命体征改变
第14页,本讲稿共27页
临床表现
与小脑幕切迹疝相比,枕骨大孔疝的特点:
生命体征变化出现较早,(R) ※
瞳孔改变和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第15页,本讲稿共27页
治疗
治疗原则与小脑幕切迹疝基本相仿:
,早手术
,脑室外引流+ 脱水+手术
,插管+脑室外引流+ 脱水+手术
第16页,本讲稿共27页
病情观察
一、意识判断
使用昏迷量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coma scale Gcs)”,Gcs计分法按睁眼、语言、运动3种反应共15项检查,正常人为15分,8分以下为昏迷,3分为深度昏迷,计分越低,预后越差,>8分者预后较好,<8分以下者预后较差,<5分者死亡率较高。
第17页,本讲稿共27页
Gcs昏迷评分表
睁眼反应计分
言语反应计分
运动反应计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医嘱活动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3
刺痛躲避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音 2
刺痛肢曲 3
不能发音 1
刺痛肢伸 2
不能活动 1
第18页,本讲稿共27页
1 、小脑幕切迹疝(意识障碍早)
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患侧瞳孔初期短暂缩小,继而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病变对侧出现中枢性瘫痪,生命体征严重紊乱,前驱期病人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烦躁不安等。
第19页,本讲稿共27页
2、 枕骨大孔疝(意识障碍晚,呼吸停止早)
通常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者多突然发生,或在慢性的基础上由于某种诱因而急性发作,如用力排便或腰穿致脑疝程度加重。病人常很快出现潮式呼吸或呼吸停止,双侧瞳孔缩小,继之散大,脉搏微弱快速,血压下降,最终心跳停止,需紧急抢救。
慢性病例则表现为颅内压高,枕下部疼痛,颈项强直,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不明显。
第20页,本讲稿共27页
二、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1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改变,及时发现脑疝,早期治疗。一旦发生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如20%甘露醇250一500 ml,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遵医嘱迅速细致地处理,使症状能获得缓解,如病变部位和性质已明确,应立即施行手术清除病灶,同时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
第21页,本讲稿共27页
二、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尚未定位者,协助医生立即进行脑血管造影、头颅CI'、或MRI检查,协助诊断。
对小脑幕切迹疝,若暂时不能明确诊断或未查明原因且病变不能手术者,可行颞肌下去骨瓣减压术。
对枕骨大孔疝,除静脉快速滴注脱水药外,还应立即行额部颅骨钻孔脑室穿刺,缓慢放出脑脊液,行脑室持续引流,待脑疝症状缓解后,可开颅切除病变
第22页,本讲稿共27页
二、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2 除去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①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
②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的监测。血压过高或过低对患者的病情极为不利,故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
第23页,本讲稿共27页
二、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③保持良好的抢救环境,解除紧张,使之配合抢救,同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抢救措施的落实;
④高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均可进一步促使颅内压升高,也应给以重视。
第24页,本讲稿共27页
二、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
3 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ABCD)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脑疝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