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想塑造人格
——班主任经历总结
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 董婷婷
本人从小就喜欢老师职业,长大后如愿当上了一名人民老师,从教后一直兢兢业业,自2000年以来也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6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我从肥西县来到合肥市,23面的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进步学习效率。
(3),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具备一定的劳动才能。
(4)交往行为标准。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那么,进步其交往才能。
(5)社会行为标准,即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进步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和社会适应性.
整体的思路是这样,但是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主要是先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帮助他们逐步完成从“不听话的孩子”向“乖孩子"的转变。在这当中,由于部分学生顽劣不改,我除了运用“爱”的教育外,也采取了一些强迫性的措施,让他们必须先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这样主要是为了从总体上保持一个集体的稳定.
二、从思想上说服是进一步的准备
我知道,由于我的过于严厉,一些学生是外表服服帖帖,但是心里不服,所以我觉得做思想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时候了。因为我的权威性已经逐渐地深化人心,我说的话,学生根本都会听,这个时候用情感教育法是很管用的。我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进展情感熏陶,经常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告诉他们老师只是希望他们过得好,过得幸福,,潜移默化地帮他们树立正确的选项是非观,平息部分学生的逆反情绪,并且适时地抓住时机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比方看到某个学生衣服穿少了,提醒他添点衣服;某个学生生病了,打 问候一下或是亲自探望;每周修改周记,发现思想方面的变化,及时地给予反响,说明老师是很重视他们的;抓住班级里的几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找他们谈心,注意语言技巧,深化学生的心灵,“笼络”住他们的心……总之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以爱心为根底,以树立理想为目的,因材施教。
另外,当班集体建立起来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也是很重要,所以我总是制造时机让他们组织几个人或是十几个人去共同完成某些任务,渐渐地帮他们营造一个既有着统一思想,可以明辨是非,又充分发扬民主,可以集思广益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轻松、愉快、,提出理想教育才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才能象上了轨道的火车一样顺着预期的方向去前行。
三、提出理想教育,激发学生对将来的憧憬
初二的上学期,一切准备就绪,我在刚开学时就开了一次“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的主题班会。这次的班会开得很成功,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在班级的后面墙上开拓了一个理想天地,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在上面,并且制定短期目的,分步骤去实现。以后每周的班会课,我一有时间,就让他们去感受父母来合肥打拼的不易,有的时候,说到动情处,学生也是潸然泪下,其后便是更用心地学习,我能看到他们一个个将理想刻在心中的那样一种拼劲,因为当年我也有过那样的坚
以理想塑造人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