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准备):理解以下和透镜有关的光学名词的物理意义。
焦点F: ; 焦距f: ;
物距u: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准备):理解以下和透镜有关的光学名词的物理意义。
焦点F: ; 焦距f: ;
物距u: ; 像距v: ;
实像: ; 虚像: ;
实验步骤:
一、提出问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成的像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和物距或像距有什么关系?
二、猜测和假设:可能和 有关。
三、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凸透镜 蜡烛 光具座 火柴 刻度尺
2、实验表格: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
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
物象在透镜同侧(或异侧)
生活中的应用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U=2f
f<u<2f
U=f
u<f
四、进展实验,完成上表:
1、先估测凸透镜焦距:f = cm
2、实验时,将有关器材按顺序放置在光具座上,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蜡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线上。
3、固定透镜位置不动,挪动蜡烛使它在大于2倍焦距的某点,挪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明晰的像时,读出物距、像距及像的性质,填入上表;
4、同理按上表顺序做实验,并填入上表.
五、分析论证:
分析上表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完成表格二)
1、初步得出5条根本结论是:(按5横行分析)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正(倒)
放大(缩小)
实(虚)
u>2f
u=2f
f<u<2f
u=f
u<f
2、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可按竖列分析):
六、交流和评估:回忆探究活动过程,进展分析评估,总结经历,弥补缺乏。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1、实验时,为什么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想一想:光屏的作用是什么?假设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