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入伏”、“出伏”的日期推算法.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入伏”、“出伏”的日期推算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总结出了“24节气”,用于农耕。“三九天”很好记,每年“冬至”日(公历12月“入伏”、“出伏”的日期推算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总结出了“24节气”,用于农耕。“三九天”很好记,每年“冬至”日(公历12月21--23日)即是“一九”的首日,以后依此类推下去就行了。“三伏天”因每年头伏进入的日期变化较大,好多人不知道如何掌握。另外,每年的“伏天”究竟应有多少天,好多人也不太清楚。
如何推算每年的哪一天入伏、哪一天出伏?我国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左右)起就规定:每年“夏至”日(公历6月21日—23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为入伏日,“立秋”日(公历8月7日—9日)开始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首日(如果“夏至”日当天刚好是庚日,则当年的“夏至”日即作为“入伏”的第一个庚日计算;如果“立秋”日当天刚好是庚日,则当年的立秋日即为末伏的首日)。初伏和末伏均为10天,中伏视末伏首日进入的时间有10天或20天之分。其情况如下表所示(表内日期为公历)。年份
入伏日
伏天数
年份
入伏日
伏天数
年份
入伏日
伏天数2001

40
2021

40
2041

402002

40
2022

40
2042

402003

40
2023

40
2043

402004

30
2024

40
2044

302005

40
2025

30
2045

402006

30
2026

40
2046

302007

40
2027

30
2047

402008

30
2028

40
2048

302009

40
2029

30
2049

402010

30
2030

40
2050

302011

40
2031

30
2051

402012

30
2032

40
2052

302013

40
2033

30
2053

402014

30
2034

40
2054

302015

40
2035

30
2055

402016

40
2036

40
2056

402017

40
2037

40
2057

402018

40
2038

“入伏”、“出伏”的日期推算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