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掌握 for 语句和 repeat ,使学生理解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编写正确的程序语言?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掌握 for 语句, repat 语句书写格式,体会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否开始 n:=1 a:=15n 输出 a n:=n+1 n>66 结束是变量 n控制着循环的开始和结束,称为循环变量反复执行的部分, 称为循环体此用于判断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称为循环的终止条件 ,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 :=初始值循环体循环变量:=循环变量的后继循环变量>终值是否循环结构是算法中的基本结构, for 语句是表达循环结构最常见的语句之一,它适用于预先知道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 循环语句 for 语句的一般格式 for <循环变量>:=< 初始值> to<终值> do begin <循环体> end 菲波拉契数列是这样的一列数 0,1,1,2,3,5,8,13,21,34,55 …….., ,输出菲波拉契数列的前50项,使用 for 语句描述该算法. 解:A 1 :=0,A 2 :=1; for i:=3 to 50 do begin A 3 :=A 1 +A 2输出 A 3A 1 :=A 2;A 2 :=A 3; end . 循环变量初始值终值循环体 i>50 i:=3 i:=i+1 结束 Y N A 1 :=0A 2 :=1 开始 A 3:=A 1 +A 2A 1 :=A 2 A 2 := A 3输出 A 1, A 2输出 A 3 for 语句执行的程序:确定循环变量,对其赋初始值,与终值比较,若小于或等于终值,则执行循环体,然后循环变量的值加 1,继续比较,直到循环变量的值超过终值,则停止执行循环体.
第二章算法《循环语句》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