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x1
《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把它改成平常的说法,读一读,看看是一种什么感觉?
⑵这是短暂的一刻,为什么在我们的脑海中如此漫长?
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母亲?在你的记忆中,母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⑷如今,这一切都消失在了“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里了!消失在生活的重担下了!(引读)
镜头三:母亲匆忙的背影。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立刻”是什么意思?读懂了什么(没休息,拼命。)
⑴“立刻”换成“马上,立即”可以吗?为什么?
(四个“立刻”更枯燥,更单调!)
⑵母亲的工作就是这么的单调,这么的枯燥。看到母亲如此单调枯燥地挣着钱,你的心里什么滋味?
⑶但是尽管如此,母亲仍然不辞辛苦的忙碌着,你说慈母之情深不深?
6
镜头四:慈母塞钱给我的瞬间。
女工不让母亲给钱,“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塞到我手里的是怎样的钱?为何用塞字?
⑴母亲掏出了怎样的钱塞给我?(皱皱的毛票)我看到了怎样的一双手?说明什么?
⑵为何用“塞”字?塞给我的仅仅是钱吗?
镜头五:慈母情深伴我成长。
“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这句话中你理解到了什么?从何处看出我长大了?
⑴看到这一切,我震惊了、我明白了,我懊悔了、我应该长大了。是吗?
我真的长大了,从哪里可以看出?
⑵此时此刻,我都在想些什么?
⑶我的成长,和慈母的深情有什么关系吗?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在慈母情深中我不断成长,是慈母情深教育我长大。”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同样拥有母亲的深情,只是生活的平凡让我们忽略了对她的感受。相信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能和作者一样长大了!
7
2、课件:送给你们一本相册,希望你们记住让你感动的话语,不要忘记生动的画面,在“慈母情深”中学会感恩!
3、写上几句暖心的话语,送给你的母亲,送给文中的母亲,送给普天下所有可敬,可爱的母亲们。
《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抓住描写母亲外貌的语言,体会母亲的深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
重点难点:
1、通过描写母亲外貌、动作、,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8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母亲的深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母爱又是如何深沉的呢?请你们先读读冰心的一首小诗(课件出示)母亲是那个永远在你需要的时候站在你面前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起感受母爱的无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4、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从课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自学情况
9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
(2)指名分自段朗读课文,同学相互正音。
(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同桌相互说说,再指名汇报)。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受情深。
1、提出要求,学生默读。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表现慈母情深的语句,并多读几遍。
(2)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与体会。(注意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来体会。)
2、指名
《慈母情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