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湘教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 页
第 节 总序第 节
课 题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产生共鸣,激发背诵兴起,背诵诗句
重点难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⑴自主学习生字词。
⑵教师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齐读,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含义。
⑶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2、梳理层次,把握主要内容。
第 8 页
⑴理清文章有脉络。文章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的内容?体会到作者对老榕树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⑵小组交流讨论。
⑶汇报、点评。
三、再读课文,感受情趣
1、自主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圈点批注。
2、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老榕树的情感。
3、指名朗读,学生点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自主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感受了作者对老榕树的情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整理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板书


2 香港有棵老榕树
沧海桑田   见缝插针   恍然大悟
轻而易举   举世瞩目   神气十足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 9 页
第 节 总序第 节
课 题
2香港有棵老榕树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目的
与要求
让学生自主读议,找出具体的句子,领悟文章的主旨。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与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具准备
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质疑解难
1、边读边画,提出各方面的疑问。
2、交流自己的疑问。
3、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
⑴这棵老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⑵这棵老榕树的昂贵究竟在何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⑶“树,活的树,又不卖,何言其贵”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⑷为什么要写一位老作家访问香港的往事?
⑸第12自然段的朗读语调应该是什么样的?
⑹如何现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 10 页
4、小组讨论,推荐一名学生班内汇报交流。
5、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教师朗读《鸟的天堂》。
2、学生结合课文,变感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们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将自己的启示总结一下吧!
板书


2 香港有棵老榕树
超级待遇
香港人       老榕树
明智远见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第 11 页
第 节 总序第 节
课 题
3城市的明眸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诵读、自学、交流、讨论,读中想象,读中感受,体会作者情感。
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教具准备
与青岛雕塑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
第 12 页
一、揭题导入
每年人都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情,能看到人的内心,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城市也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城市的无限风学,即明亮的眼睛。
1、教师的板书“明眸”并教读字音,解释意思,即明亮的眼睛。
2、板书“城市的明眸”。
3、学生读题,质疑:“城市的明眸”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4、展示青岛风学图片,让学生谈谈最深印象。
5、揭示课题。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青岛的雕塑,这就是城市的明眸。
二、再读课文,自学交流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1题,交流讨论:“城市明眸”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城市的明眸?
⑴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思考,圏点批注。
⑵交流讨论。
抓住文章第1自然比喻手法的运用来理解,“城市明眸”指的精美的城市雕塑。结尾强调了这些雕塑为城市增添了诸
多风景,“倍加亮丽了青岛”,多么“使人迷恋”,所以说
第 13 页
它是“城市明眸”。
⑶引导学生体会开头、结尾的写法。
以“城市明眸”开头,又以“城市明眸”结尾,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2、继续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课文介绍 了哪些雕塑园区?写得最详细的哪一个雕塑园?具体是怎样写的?
⑴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圏点批注。
⑵交流讨论。
⑶教师点拨。
①介绍了文化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湘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823 KB
  • 时间20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