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对刘禹锡的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2、揭题,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湖中有君山,名胜很多。 (精品文档请下载)
3、结合资料谈谈、交流搜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查字典理解“磨”的两个读音的用法。
(2)查字典或结合诗句尝试理解词语:相、和、磨、遥望。
(3)读通课文,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四、精读指导
1、引导理解诗句(有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远远望去,那在月光辉映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那么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精品文档请下载)
自由说 指名说
2、考虑讨论
(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风光?
(2)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3、想象诗的意境:
(1)看图读课文
(2)老师描绘: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行经洞庭湖。、绿绿的,河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一片银光。月光倒映在水中,湖水闪烁着银色,这是多美的一幅“秋月照镜图"!更妙的是,远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这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融为一体,多么像那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青螺呀,这简直是一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精品文档请下载)
4、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停顿和重音.
(2)范读 练读 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螺:左右构造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虫”不能写得太下,右边的“累”起笔和“虫”一样高,写紧凑些。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 投影片、搜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2、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遨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
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