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
第1页,本讲稿共45页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2页,本讲稿共45页
生物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受到环。温带水果如苹果、梨不能在热带生长,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这些都是受温度的限制。
多数生物只能生活在0~45℃的范围内,最适温度是20~25℃。
生活在南极的某种鱼,其温度耐受范围极窄,在-2~2℃之间。
思考:为什么“橘生淮北变成枳” ?
第16页,本讲稿共45页
橘生淮北变为枳的原因
“橘与枳,在植物分类学中,都属芸香科的果树。但橘为柑橘属植物,枳为枳属植物。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繁殖橘苗了。橘只能耐-9℃以上的低温;而枳能耐-20℃的低温。当人们把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培育枳苗,从淮南移到淮北,由于橘树忍受不了淮北冬季低于-9℃的低温,橘树地上部分冻死,而地下部分的枳砧却安然无恙。当次年春暖花开时,砧木树上的不定芽萌发长成了枳树,过几年就开花结实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原因即此。
第17页,本讲稿共45页
温度与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高低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的速率有重要影响。
第18页,本讲稿共45页
温度与生物的形态
寒冷地区的生物与热带的生物相比:体型大,尾,耳朵,鼻端较小(相对面积小,散热少)
第19页,本讲稿共45页
温度与生物习性的关系
夏眠:蜗牛夏天蛰伏在洞穴里休息
冬眠:蛇、蜥蜴
第20页,本讲稿共45页
水对生物的重要性
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有明显影响
水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第21页,本讲稿共45页
水的重要性
在饥饿时,高等动物和人类能损失体重40%,包括一半的蛋白质和全部的肝糖元及脂肪,对生命并没有威胁。但如果损失10%的体液,生命活动会严重失调。损失达20%,生命将濒临死亡。
一年中的降雨总量和雨季分布,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22页,本讲稿共45页
沙漠与热带雨林
第23页,本讲稿共45页
练习
下列现象中,温度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
B.海藻分布在水深200米以上海域
C.仙人掌的叶片变成了刺
D.三七在密林暗处才能生长好
海藻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受什么生态因素的影响 (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A
A
第24页,本讲稿共45页
生物因素
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中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第25页,本讲稿共45页
种内关系
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
第26页,本讲稿共45页
种内互助
种内互助最为常见、典型的方式是群聚生活。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所过的群聚性生活。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同时又通力合作。
第27页,本讲稿共45页
第28页,本讲稿共45页
第29页,本讲稿共45页
种内斗争
第30页,本讲稿共45页
第31页,本讲稿共45页
种内斗争
生物的种内斗争是残酷的,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引起死亡 ,但对种的生存有利的,可以使同种内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比较充分的生活条件,对本物种也是一种选择,会使生出的后代更优良些…
第32页,本讲稿共45页
种间关系
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白蚁与肠内鞭毛虫。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空间、资源等。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第33页,本讲稿共45页
互利共生——地衣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
给真菌提供有机物
真菌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第34页,本讲稿共45页
寄生
生物界中寄生的现象非常普遍。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的有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体表的有虱蚤,蚊等。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也属于寄生。
第35页,本讲稿共45页
菟丝子
第36页,本讲稿共45页
互利共生与寄生
思考:互利共生与寄生有什么区别?
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或对一方有利但对另一方无害;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高二生物生物与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