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的城市规划智慧管理途径探索吕敏慧,詹庆明,郭华贵摘要:新常态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引发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新革命。如何应对新常态城市规划和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如何应用新技术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公众性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城市规划管理领域重点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基于大数据视角,以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为基础,从数据整合、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和系统平台建设等数据应用和服务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贯穿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的智慧管理途径。具体智慧管理途径包括:制定统一标准体系、整合各类规划数据、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构建三维规划平台、构建公众参与规划平台从而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协同化、三维化和公众化,稳步推进和逐步完善城市的“智慧规划”。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规划智慧管理途径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收集多维数据的低成本设备不断变革创新,城市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为研究城市问题提出了新思路,即研究数据是“样本=总体”;注重研究数据齐全忽视数据质量;注重研究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1]。在如此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居民的空间活动行为,给城市规划从研究到管理实施过程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即将从相对简单观察转向更复杂模型模拟的机遇、将从片段统计转向动态演变的机遇、将从粗糙集合转向精细个体的机遇和大数据共享的挑战、大数据理论和方法的挑战、大数据伦理和安全的挑战[2]。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城市的发展自然也进入了新常态,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如何适应这种新常态将为大家十分关注[3]。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将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以建设生态和谐的社会为规划工作目标和重点,通过创新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公众参与规划决策,提升规划工作的科学性,逐步将规划工作重心转向公共政策[4]。更为重要的是,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应该更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和创新变革以及重视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5]。所以应对城市规划的新常态,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服务新常态是规划管理工作的又一挑战,如何在 2000人交流群432529468,仅限注规考试!! 城乡规划中融入新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6]。因此,面临大数据时代和城市规划的新常态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城市规划管理方法势必将越来越无法应对和适应复杂多样的城市环境,旧的管理体制和落后的管理模式急需改革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挑战。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集中从分权角度或者公众价值角度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还未从大数据视角进行研究探索建设城市规划的智慧管理途径。由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考虑“以人为本”的根本规划理念,本文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视角,通过建设城市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以促进城市规划部门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规划管理模式,实现城市规划的智慧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设智慧管理服务型行政单位。 2 城市规划管理现状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集中从分权角度或者公众价值角度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在分权角度研究方面,卢道典和蔡喆学者以南京、北京和上海为案例分析三种规划管理体制典型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事权划分,研究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权限问题,并建议城市规划管理权限应重点协调好规划决策权“上收”和实施管理重心“下移”的关系[7];田莉学者通过对城市规划管理的权限划分,总结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及广州模式等[8];黄士正学者以北京为例探讨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划分及行政分权体制等问题[9]; 刘健学者针对法国城市规划地方分权进行了专门研究,借鉴法国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法[10]。在公众价值角度研究方面,陈志诚等学者在借鉴欧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研究的不足之处, 并且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 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公众参与生长模式”城市规划管理[11];孙施文等学者从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三个方面揭示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在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互动作用,[12];Sherry Arnstein 从实践角度提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程度的阶段模型理论、“市民参与阶梯”理论[13];Sager和Innes提出“联络性规划理论”,侧重规划师在决策过程中通过运用联络互动基金支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5B07) 2000人交流群432529468,仅限注规考试!! 的方法,使得公众积
大数据视角的城市规划智慧管理途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