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知识点整理
光明中学 李敬东
韩 愈
1
精选ppt
句读( ) 或不焉( )
经传( ) 从师( )
怡( ) 贻 ( 2、而耻学于师
3、则耻师焉
4、不耻相师
㈡形容作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以……为师)
(以……为耻)
(adj.→n.,圣人、愚人)
13
精选ppt
㈢名词作动词
1、吾师道也
2、不耻相师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则耻师焉
5、或师焉,或不焉
6、师道之不复
㈣形容词作状语
1、小学而大遗
(n.→v.,学习)
(n.→)
(adj.→状在小的方面;在大的方面)
14
精选ppt
六、特殊句式
㈠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㈡被动句
1、不拘于时
㈢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5
精选ppt
㈣状语后置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而耻学于师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学于余
㈤宾语省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㈥主语省略
1、问之,则曰
16
精选ppt
七、难句翻译
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7
精选ppt
九、巩固与提高
《师说》测试题
一、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惑而不从师
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10.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1.而耻学于师
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8
精选ppt
三、 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9
精选ppt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
20
精选ppt
一、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的《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
本文标题“师说”不是“说说老师”之意,“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之意。“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1
精选ppt
二、作者及古文运动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万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八大散文家之首。韩愈提倡儒家思想,他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传统,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古文的基础。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2
精选ppt
2、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23
精选ppt
古文运动的主将柳宗元
3、唐宋八大散文家
韩愈、
《师说》知识点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