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1
《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书包里翻出16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我们一块用正确的单位把明明的日记读一遍。
  4、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出示)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再用一句完整的话表示出图的意思。(出示)
  四、总结解惑
  通过我们的交流学习,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吗?
  《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2
  一、说教材
  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以及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能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7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悟到知识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
  二、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新大纲也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为了全面、准确地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将注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我抓住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课堂开始,就设计了猜一猜老师手中两本书哪本比较厚,哪本比较薄这一活动,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自然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7
  2、给学生充分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老师包办过多,恨不得把许多知识瞬间都灌注给学生,留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过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受到1毫米有多长,通过观察找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需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是新课程精神的体现。在教学中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在练,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建立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努力做到“授人以渔”,我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9
  1、合作交流法
  小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合作学习首先满足了他们“说”的需要,在同一时间里,每个小组都有人在说,课堂成了说的海洋。学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感到自由、轻松,乐于大胆讨论、质疑,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注意倾听,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力有明显的作用。
  2、动手操作法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量一量等多种活动获取新知,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首先创设猜一猜老师手中两本书哪本比较厚,哪本比较薄这一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一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表示的过程中,温故旧知。再从毫米产生的两个维度出发:一是所学长度单位测量比

《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