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对**县村组干部待遇的调查与思考
探究建立保障机制不断增加工作活力——对**县村组干部待遇的调查与思索
村组干部作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的行使者,在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组干部待遇的凹凸事关切身利益,干脆影响到工作效能和作用发挥。近期,我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进村入户,深化进行了调查探讨。并发觉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化,**县村组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日渐突出,干脆影响到村级政权和村组干部队伍的稳定,探究建立村组干部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已经成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县村组干部待遇落实现状
1、村组干部基本状况。全县共有42个行政村、305个村民小组,在职村组干部491人,其中村干部186名、组干部305名。村组干部设置上,绝大多数乡镇按村组人口规模和地域分布,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村干部设支部书记、村主任、文书、妇代会主任等4—5职,组干部设村民小组长、妇代小组长2职。
2、村组干部工资水平。2005年,全县村干部平均月工资243元、组长平均月工资80元。村干部工资最高的是**乡**村,平均月工资达到800元,最低的是***镇***村,平均月工资仅有180元,月工资相差幅度达620元。
3、村组干部工资构成及来源。全县村组干部的工资结构普遍由基础工资+效益工资构成,基础工资全部来源于中心财政转移支付,每月在150元左右;效益工资因乡情、村情、组情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取决于村组集体经济效益,这是村组干部工资悬殊大的真正缘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组干部待遇低,干部队伍不稳定。通过合村并组等农村配套改革,**县共削减行政村7个、组56个,削减村组干部87人。因村组干部的大幅精减,使在职干部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村组干部由“半脱产”变成了“全脱产”,而大部分村干部工资日均不足10元、组干部日均3元。由于待遇低,村组干部普遍认为当干部不如种地,每年都有肯定数量的村组干部辞职离岗,特殊是组干部出现了一年一任的现象,干脆影响了村组干部队伍的稳定。
2、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渠道狭窄。农村税费改革前,村组干部工资由“三项提留”担当,另外还有村办企业和部分水电费代收返还等收益,干部工资有肯定保障。税费改革后,村办企业全部出售和租赁、承包经营,大多数村组租赁田转为计税面积,少数村组保留了部
对--县村组干部待遇的调查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