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院感科
1
精选ppt
卫医发[2000]431号《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第三十一条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医院应每月对手术室、重,取100cm2
(三)采样方法:棉拭子法:用5×5cm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可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并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内,立即送检。
15
精选ppt
步骤:
(在25cm2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连续采4个规格板面积)
16
精选ppt
17
精选ppt
(四)结果判断
注:*致病菌指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18
精选ppt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一)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灭菌器械保存液;
(二)采样量及方法:在无菌条件下,, 剂的采样管内混匀;
(三)结果判断: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菌;无菌物品保存液应无菌生长。
注意:采样时应无菌操作,正确选用中和剂,采样后1小时内检测。
19
精选ppt
五、医用物品的实验室监测
由外科手术、创伤性操作的对病人感染也是医院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
如果医疗物品的消毒不够完善,对病人是潜在危险因素。如果对污染的医疗物品操作不当,对医务工作者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对医疗物品尤其是医疗器械消毒十分重要。
20
精选ppt
采样方法和原则
采样方法:对于大的医疗器械,用浸泡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医疗器械接触病人的部分横竖来回涂擦,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人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立即送检。小的医疗器械直接投入洗脱液中送检。
检测方法:同物体表表面采样后的检测方法。
采样原则:对于医疗器械尽可能采取接触病人部分,尤其是接触病人粘膜的部分。
21
精选ppt
六、灭菌质量监测(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一)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二)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 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进行化学监测。
(三)生物监测法:生物指示剂有芽孢悬液、芽孢菌片以及菌片与培养基混装(自含式)的指示管。
22
精选ppt
我院使用的
23
精选ppt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正视结果,不要盲目
的重复采样
细菌学数据超标
回忆采样过程
是否存在污染
到一线去查看设施和
每个操作环节,询问
相关人员的日常操作
方法,检查操作记录
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重复采样
否
采取措施改进操作流程
是
否
是
24
精选ppt
空气微生物消毒方法
紫外线灯照射
静电吸附
空气过滤
……
消毒剂熏蒸,如过氧乙酸熏蒸
喷雾,如用含氯消毒剂、过氧
乙酸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
用一些消毒器械即时产生的化
学因子进行消毒,如可以用臭
氧进行空气消毒。
物理消毒
化学消毒
空气消毒
25
精选ppt
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到30分钟,使空气流通,让病菌排出室外。
物理除菌
26
精选ppt
紫外线灯
无毒、经济、有效、方便
照射30min至1h基本能使室内空气达Ⅲ类环境标准。2h达Ⅱ类环境标准,照射后3h内空气仍达Ⅲ类标准。
而罩式、车式及固定贴墙式均因其罩背面空气阻挡了20%~40%的紫外线照射,而降低了杀菌效果和维持时间。
要强调最佳安装方式、合理安排消毒间隔时间,照射时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灯管无尘,温度<20℃,相对湿度>60%时适当延长照射时间是保证消毒效果所必须的。
物理除菌
27
精选ppt
空气消毒方法的选择
1、自然通风是最经济、简便和有效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浓度的方法。在有人或无人在情况下均可使用。对防止非典的传播有很重要的意义。
2、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污染空气。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3、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