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节人口课题名称主备课人年级七年级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 1.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趋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 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原因。 3. 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重难点 1. 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2. 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教学过程活动目的师生活动感知图片,比较分析,引发思考。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求新知的能力。一、人口分布活动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教师活动:出示西藏、江苏两省学校图片和 2006 年新疆、山东参加高考的人数, 引发学生思考“图片和资料中四省分别位于我国什么方位。”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四省的位置, 谈一谈这四个省份的图片和资料在人口方面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学生活动: 通过计算四省人口密度进一步推断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结论:我国的人口分布可能是东多西少。活动二: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教师活动: 出示我国地形、降水、资源、交通、四幅图, 引导学生看 2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社会问题。因存在人口迁移的现象,为避免造成误解, 进行讨论,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读图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图。学生活动: 根据图例简单分析我国在地形、降水、资源、交通等方面东西部分布的差异。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复习聚落知识。学生活动: 根据上述四方面分布上的特点以及聚落知识, 进一步印证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活动: 出示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学生读图。学生活动: 读图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活动三:分析结论,引发思考教师活动: 出示一组漫画, 引导学生认识人口稠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学生活动: 看图片, 辩论人口众多带来的人口问题,明确人口的增长应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活动四: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活动: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为缓解东部压力,同时发展西部, 可否进行人口迁移? 学生活动: 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结论: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有限, 不适宜大量移民。适合的办法应进行计划生育。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活动一:人口的变化教师活动: 1. 提问,计划生育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 出示表格: 1949 年、 1970 年、 2000 年、 2005 年我国人口数量学生活动: 分别说出四年的人口数量,分析人口是不断变化的。 3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人口》教案 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