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界 名 画
1
精选ppt
生活、故事篇
2
精选ppt
3
精选ppt
《桌球》纵56厘米,横81厘米;布瓦伊善于在小型画幅中描绘众多人物,而且能刻画人物的各种生活动态,体现画家精巧而写实的造型能力。
这是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
11
精选ppt
拉斐尔(1483 —1520),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1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自由引导人民》,是一幅由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油画作品。该画作在1831年的巴黎沙龙会展(Salon de Paris)上第一次正式对外进行展览,于1874年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该油画又名“1830年7月27日”,以纪念1830年7月27日巴黎市民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义,该起义从27日至29日,历史上称为“光荣的三天”。
14
精选ppt
斐迪南-维克多-欧根.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并影响了以后的艺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
15
精选ppt
16
精选ppt
这幅画原名叫《1581年11月16日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画家选择了这样一个情节精心描绘:沙俄的伊凡雷帝在一次与他儿子争执时,用手中的笏杖猛掷过去,不幸击中儿子的头部,鲜血如注……这一偶然的暴烈冲动致使后继者送命,伊凡顿悟这绝后的可怕举动,立刻上前搂抱住垂死的儿子,睁大恐怖、悔恨交加的双眼,他想求儿子饶恕已无济于事,兽性和人性同时显示在伊凡的身上。为了增强画面的恐怖感,画家有意采用了深重的红色调。背景阴暗,以加强前景的恐怖气氛 。红色的地毯,映出这幕血腥的击杀。
17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精选ppt
这是俄国写实主义大师列宾在19世纪后期创作的《意外归来》,画家塑造了一个在沙皇专制统治下遭受迫害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经过长期流放和苦役,革命者突然归来。一个面容瘦削、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走进房里,身上还穿着囚衣。门口的女佣把他看成“陌生人”,年迈的母亲吃惊地从沙发上站起来。画面上还有他的妻子和两个幼稚的儿女。这幅画几经周折才得以展出。
20
精选ppt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俄罗斯画家,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丘古耶夫,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1873-76年先后旅行意大利及法国,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回国后勤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8年,他参加巡回展览美术协会。代表作品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等。
21
精选ppt
22
精选ppt
《梅杜萨之筏》。是泰奥多尔·席里柯 (Theodore Gericault,法国)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23
精选ppt
泰奥多尔·席里柯出生于法国里昂。15岁时到巴黎,最初向委尔奈学画,两年后又转入古典派画家格罗的画室。后因席里柯不遵守古典主义法规,被视为无可指望的人而被赶走。籍里柯是法国浪漫派绘画的先驱。他年轻时热爱达维特的革命精神,绘画上崇拜鲁本斯,性格开朗外露。1816年去意大利后,又深为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所动,决心效法他的风格。
24
精选ppt
25
精选ppt
《被囚禁的马里尤斯》:在让·热尔曼·德鲁埃的这件作品中,作者这一冲突性的场面,处理成象舞台剧一样,呈平面性展开:马里尤斯身披红袍,斜坐在椅子上,凛然地面对欲行刺的刺客,刺客掩面提剑欲刺之。画家捕捉的就是这一瞬间,并把它定格在画布上,体现了明显的新古典主义手法;大块面的造型,色彩整体凝重,背景处理为帷幕状,突出前面两人的紧张气氛;但忠于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使两人之间徒具紧张的形式,而不具备紧张的神情。
26
精选ppt
让·热尔曼·德鲁埃(1763-1788年),法国18世纪下半期新古典主义画家,深受达维德艺术思想和画法影
名画中的生活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