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2页 ./. 总共9页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属于中国四大名屿。江心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欢迎参考!
毁。建国后温州市博物馆建于此寺,常年展出历史文物,现改为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位于江心寺东面。南宋德祐二年(76),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脱险来温,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诗。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义200周年而建此祠。祠内原有文天祥石质雕像和名人题诗碑刻,后被毁坏,仅存清人秦瀛《宋文信》碑。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后人凭吊诗词碑刻,并有联云: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恨;崇词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曾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重建。元至正,明万历,清乾隆多次重修。塔高28米,底径8米余,6面7层,青砖围砌。过去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风光旖旎的鹿城全貌。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辟为商埠。1894年始在东塔山下建造英国驻温领事馆,次年落成。英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塔顶自然生长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全年常绿,实为奇观。今塔仍巍峨雄伟,像一座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东峰之巅。
第3页 ./. 总共9页
  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一说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高32米,底径7米,6边形,7层,中空,系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就近处,江风吹动四十二个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塔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神态自然,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塔周围置青石坐凳,万木扶疏,清幽格静,引人遐思。因塔身倾斜,曾于1982年进行大修葺。今塔仍保持宋代风格。
温州江心屿导游词篇2
  江心屿公园位于瓯江中游,现有面积1070亩,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该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
第5页 ./. 总共9页
  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别具匠心。屿中名胜古迹众多,如宋文信国公祠、浩然楼、谢公亭、澄鲜阁及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人疗养院均系省市级文保建筑。数百年来流传至今的江心屿十景,如春城烟雨,瓯江月色,孟楼潮韵,远浦归帆,沙汀渔火,塔院筠风,海眼泉香,翠微残照,海淀朝霞,罗浮雪影更使游客留连忘返。
  屿内古树名木苍翠蓊郁,山绕水环,亭台点缀,桥榭相映,山光水色妩媚竟秀。现建有儿童乐园、青少年活动中心、游乐场、情人岛、盆景园,共青湖等,素有"人间仙境"之美誉。
  为充分开发江心屿夜景资源,实施江心屿"亮丽工程"建设,动用现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熙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