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调查报告
- 34 -
- 34 -
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内钢支撑结构型式;围护桩为Φ******@2200mm旋挖桩,,,年降雨日104天,,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1961年6月21日),主导风向NNE。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成都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通过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 2 -
本标段场区内无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为人工填土、膨胀土、膨胀岩和风化岩。
本标段车站和区间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场地属于对建筑抗震一般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根据钻孔揭露,~,部分地段泥岩差异风化现象明显,强风化层厚度变化较大,~,部分地段缺失,该层泥岩属膨胀岩。
本标段工程地处川西平原岷江水系Ⅱ级阶地地貌单元,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车站及沿线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深,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据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位于成都平原区,为一稳定核块,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场地内及其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为稳定场地,适宜建筑。
3、地下管线
车站地下管线种类、数量较多,按照不同产权单位分别进行了调查和初步落实迁改办法情况,调查表详见附表1至表5。
4、房屋征迁情况
川藏立交站车站的房屋征迁情况,详见附表6。
5、工期计划要求
- 3 -
:
成都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2016年1月实质性开工,2017年9月洞通,2017年12月轨通,2018年4月电通、热滑,2018年年底试运营。
:
车站及区间规模和开完工时间统计表
序号
车站及区间名称
规模
工法
开完工时间
盾构过站/到达
1
川藏立交站
10026㎡
明挖顺做发
~
16、17、18号盾构始发
2
川藏立交站~武川藏立交区间盾构吊出井区间
1655m
盾构法
~
16号盾构到达调头
3
川藏立交站~太平园站区间
2655m
盾构法
~
4
武川藏立交区间盾构吊出井
m2
明挖顺做法
~
16号盾构到达调头
- 5 -
后附: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土建7标工筹图。
4、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初设)
工程
部位
站/区名称
围护桩
(m)
降水井
(m)
土石方
(m3)
车站结构砼
(m3)
车站结构钢筋
(T)
防水层(m2)
车站
川藏立交站
804
区间
盾构
4310单线延米
5、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任务重
本标段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绿化迁移等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政策性强、利益主体及协调部门多,工期紧、协调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
应对措施:项目部成立征拆工作小组,专门负责配合业主征地拆迁工作。项目书记任组长,配足配合业主征拆工作的人员,部门全力配合,责任明确,提前主动介入,全面参与到前期工程中;与相关部门、产权单位和前期工程实施单位、业主等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全力配合业主按期完成前期工程。同时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和摸排,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配合前期工程的设计,对征地拆迁、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等方案的优化和深化提出建议。
,
施工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