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佛道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佛道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Buddhism and Taoism Ideology for Su Shi’s creation

【内容提要】本文联系苏轼生活的时代、他一生的宦海沉浮及其性格气质,分析了佛道思想在苏轼创作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对佛道思想的接受过程及独特感悟,以及形成了苏轼创作的多样化特色,和其作品或雄奇开阔、或旷达超脱的艺术境界的原因。
【关键词】苏轼佛道思想影响
【Abstract】This artical relate the times when SHUSHI living. the up and down in his political life as well as his charactor, analysised the deep influence of the Buddhism and Taoism Ideology in SHUSHI's innovation and
also the journey he tooked to accept the Buddhism and Taoism Ideology which is resulted as his specific understanding. Including the reasons created mutiples in SHUSHI's creation, as the same as the opened mind in his arts level .
【keywords】Su Shi Buddhism and Taoism Ideology influence
如果说李白、杜甫是中国文学在唐代崛起的两座高峰,那么苏轼则是继二人之后又一位旷代奇才。他的诗如天地奇观,雄健豪放,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以天生一枝健笔突破传统词作的题材域限,以诗为词,指出作词的向上一路;他的散文才气横溢,用诗家手法翻空出奇,如行云流水,妙趣无穷。苏轼的作品或慷慨以歌,借文字抒情言志,浇胸中块垒;或婉曲有致,空灵隽永,表现出一个敏感的生命个体对宇宙人生的深切感悟。他是奔放豪迈的,但又从不缺乏婉约的柔情;他是崇尚质朴平淡的,却又最喜在作品中谈禅说玄,无论从哪个方面衡量,苏轼都无愧于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而他写下的那些蕴含了哲思妙理的华章,更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位风格迥异的作家。
对苏轼作品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前人的论述可谓详尽备至。本文只是试图从其作品中流露出的佛道思想这一个侧面,对其诗、词、文中所体现出的美感形态做一番粗浅的分析,并结合苏轼一生颠沛流离的宦海沉浮,探索佛道思想对诗人创作心态的影响,进而一窥中国封建文人的整体性悲剧命运。
一、空故纳万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佛道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不亚于它们的宗教价值。唐诗、宋诗、宋词之所以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种审美形态,很大程度上不能排除佛道思想的影响。如道家思想,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老子讲“涤除玄览”,就是要摒除心中的妄念,返照内心的清明,达到与
“道”融而为一的境界;庄子讲“心斋”、“坐忘”,就是要求主体心灵能够虚而待物,有一个空灵的心境。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与玄学的合流,成为后来禅宗思想的基因,而禅的“拈花妙谛”①,禅的“活参”②、“妙悟”③,在很多方面与道家思想是灵境相通的。这些使人超脱于红尘之外的佛道思想很容易就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所接受,成为他们度过人生困厄的良方,并促其艺术思维产生飞跃。在这方面,苏轼堪为此类封建士大夫的典型。
苏轼思想的特点便是“杂”。他对佛、道、儒诸家思想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做到兼收并蓄,外儒内佛。“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这几句诗就非常简明同时又非常睿智地揭示了禅的“空静”观或者说道家的“虚静”观与诗境的关系。因为唯有空静的心灵才能超越平凡的生活,将芜杂的思绪梳理得流畅练达,将平日的学养积累化为创作灵感的诱因。而佛道思想的这种超越,在苏轼看来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脱离世俗生活,所以他在诗中又写道:“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在现实中超越,在超越后静观,这也正符合禅的精神。对此,《维摩诘经》中有着颇为有趣的比喻:“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④禅宗中这种“烦恼即是菩提”⑤的命题,使一生都在不断流放的苏轼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帮助诗人度过了那些饱经坎坷的贬谪岁月。同时,由于受这种“空静”艺术观的影响,又使得苏轼的作品形成了某些显著的艺术特色,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点:
1、返照静观的创作视角
苏轼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不

浅析佛道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