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安全生产指企业为实现一想"下一步要进行的作业存在什么危险”,"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危险”,然后才进行作业。在工作中,可能谁都有过吃一惊、吓一跳的经历,对此,不要以"好在没受伤
-
. z.
”而了结,应在各种场合相互汇报。惊吓事故是预防为主安全的宝贵信息。为了自己不受伤害,为了别人不受伤害,要积极报告吃一惊、吓一跳的经历。每天都来一次危险预知是预防生产事故非常有效的方法。
危险藏于细节:企业中的各种"小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个蚁穴。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事故。
班组活动过分析操作过程中的动作,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并总结出一套安全操作方法。其危险辩识、预知操作步骤如下:
。主要选择曾重复发生事故时操作或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操作。
。先把整个操作过程分解成几个有次序的联续动作,每一个动作做什么都应详细写出来。
。对每一个动作都要问问自己这样做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并用下列方法找出答案:(1)有没有物体碰人的危险。(2)操作人员会被物体刮着、夹着吗?(3)操作人员会被绊倒或滑倒吗?是跌倒在设备旁还是跌落在地面上?(4)操作人员的推、拉、举等动作,会使他扭伤吗?(5)作业环境中有没有毒气、蒸汽、烟雾、粉尘、热辐射等有毒有害因素?(6)在寻找操作中的危险和潜在事故隐患过程中,必须对操作全过程进行细微的观察,直至把各种危险和潜在事故都辩识出来为止。(7)提出安全操作方法。对每个可能的事故或危险,要问自己或与有经验的操作者讨论怎样做才能避免事故,提出安全操作方法。
-
. z.
三、危险源
1、定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第一种危险源: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第二种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败和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这是在原因也就是管理的问题。
"人的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预定的标准,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被看作是人失误的特例。人的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概括为物的故障,由于性能低下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可直接约束限制能量危险物质措施释放而发生事故。
环境因素:指系统运行的环境,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
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造时已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是第二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2、通信施工危险源
线路施工:机械、工具伤害;杆上、墙上作业的高处坠落、电力线与通信线交错的触电;路面施工车辆伤害;
生产管理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