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65
word
+655m东翼运输巷
类别:掘进〔全岩〕
作
业
规
程
拓采工贸龙池煤矿
二0一三年四月
word
word
2 / 65
word
+655m东翼,栖霞组〔P1q〕,梁山组〔P1l〕,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3s〕和志留系中统家店组〔S2h〕。第四系〔Q〕地层仅分布于山麓和沟谷地带,岩性组合以碎屑岩为主,其次为浅海碳酸盐岩类〔见地层综合柱状图〕现就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表示如下:
志留系中统家店组〔S2h〕:厚度500~800m;出露于矿区东西两翼,属浅海相潮坪沉积,岩性为灰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不等互层;显水平层理,砂纹层理,含星散状,结核状黄铁矿。
————— 假整合接触 —————
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3s〕,~,顶部为灰至深灰色泥质灰岩,中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与粉砂岩。
————— 假整合接触 —————
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 ,灰至深灰色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偶夹碳质泥岩与薄层煤层。
栖霞组〔P1q〕,~,,夹薄层状灰色石灰岩,局部夹透镜状燧石结核,中下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状泥质石灰岩。
茅口组〔P1m〕,厚80~138m,上部为深灰至灰黑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夹深灰色薄层状硅质灰岩,中下部为深灰至黑灰色薄层状泥灰岩,厚层状石灰岩。含球状、透镜状、似层状燧石;~。
word
word
9 / 65
word
————— 假整合接触 —————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110m,;出露于清水溪向斜两翼,呈条带状分布,根据沉积特征与岩性划分为五段,其中一段〔P2w1〕厚1~3m;二段厚3~,上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生物碎屑泥灰岩,含零星状黄铁矿,中部为灰黑色半暗至半亮型煤〔称K1煤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底部为深灰色水云母高岭石泥岩,含黄铁矿结核;三段厚30~35m,上部为灰色中至厚层状石灰岩,中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具缝合线构造,含大量团块状似层状燧石,四段厚15~20m,主要为灰黑色含生物碎屑钙质泥岩,具水平层理。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厚80~100m,上部与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粉晶灰岩,含团块状、似层状燧石,中下部为深灰色石灰岩,夹硅质白云岩。
——————— 整合接触 ———————
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厚度不详,根据岩性变化分为三段,~,为灰~绿灰色薄至中厚层状钙质泥岩,具水平层理,中下部含少量钙质结核;~,上、中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灰岩夹泥灰岩,具缝合线构造,含泥质结构。下部为灰色含泥质灰岩;~,上部与下部均为浅灰色厚~中厚层状鲕状、假鲕状石灰岩,灰色白云石化微晶灰岩,中部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岩灰岩与生物碎屑灰岩。地层特征详见地层综合柱状图。
word
word
10 / 65
word
该掘进区域位于K1煤层底板茅口灰岩中,底板为深灰色含水云母高岭石泥岩,含星散状黄铁矿,局部可见泥岩或炭质泥岩伪底。
第四节 作业区域地质构造
1、地质概况:本区域处于清水溪向斜南东翼,层位茅口组〔P1m〕,厚80~138m,上部为深灰至灰黑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夹深灰色薄层状硅质灰岩,中下部为深灰至黑灰色薄层状泥灰岩,厚层状石灰岩。含球状、透镜状、似层状燧石;~。
2、地质构造:该作业面北翼为清水溪向斜轴部,由于沉积和构造的作用, 清水溪向斜呈北东—南西向。从总体来看,该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相对较为简单。
第五节 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该区域属乌江水系,因郁江、小河的深切割,使我矿高悬于区域排汇基准面之上;主要含水层是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二段〔T1J〕和大冶组〔T1d〕薄层、中厚层状石灰岩,灰岩出露广泛,天坑、漏斗、溶洞等地形发育,本水平半岩巷在掘进过程中揭露一溶洞,溶洞顺煤层倾斜方向发育,走向宽5m—12米左右,倾斜长不详,所以在掘进该巷过程中,必须采取“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如此探水前进。
word
word
11 / 65
word
第三章 巷道布置与支护
第一节 巷道布置
该掘进工作面布置在煤层底板茅口灰岩中,由于原掘进方向有偏差,距煤层较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
655m东全岩巷掘进作业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