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中村改造经验
到今年2月底,计划用5年时间大力推进的昆明“城中村”改造工程,刚好开启了整一年。值此特殊时刻,这项被视为昆明市最大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究竟推进得如何了呢?对于这个问题,不但昆明人自己,
昆明城中村改造经验
到今年2月底,计划用5年时间大力推进的昆明“城中村”改造工程,刚好开启了整一年。值此特殊时刻,这项被视为昆明市最大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究竟推进得如何了呢?对于这个问题,不但昆明人自己,全省上下,甚至全国众多存在“城中村”问题的地区,都很好奇。
自上周三本报刊出《两个月啃下“硬骨头”——五华区海源社区龙院、上峰村“城中村”改造纪实》一文后,社会各界关注不断,于是,本报也试图从更广泛的角度、更多元的环节来探寻,五华区海源社区龙院、上峰村拆迁安置工作快速推进的背后,有哪些值得进一步交流、探讨的经验?
昨日,记者走访了昆明市五华区负责“城中村”改造工程的相关部门了解到:站在五华区“城中村”改造的全盘来看,龙院、上峰村拆迁安置工作的快速、和谐推进,都可视作一个阶段性的典型,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经验——
经验一:政策环境支持力度大
这首先得力于政策的细致到位。昆明市政府制定的有关拆迁补偿的框架性政策,以及五华区政府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所制定的“一村一策”补偿安置办法,都较好地体现了民意,有效促进
去。村里那些率先致富或走出去上学的年轻人,好多年前就在心中种下了渴望改变的梦想。
7年前,当第一缕城市化的清风拂来时,广大村民更是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它的好处。据土生土长在这个村子里的大学生小侯介绍,2002年,紧邻龙院、上峰村处修建了一所颇具规模的民营大学——云师大商学院,一些村民小组集资参与了筹建,成为了这所大学的股东,每年享受集体分红。随之,校园周边的街铺也越来越兴旺了,村民们纷纷当起了房东、做起了生意,每月的收入也随之提升。到今年,师大商学院已发展成一所全国民营学院中排名前列的万人大学,村民们的股金发挥了“滚雪球”效应,日常盈利更是翻了番。
因此,当“城中村”改造、西三环建设等新一轮城市化浪潮强劲袭来之际,村民们虽对传统的居住方式一时割舍不下,但也同样强烈地渴望着生活品质、经济收入、个人福利、教育就医条件等,都能借此机遇进一步提升,比7年前还要好、还要大。
在采访中,黑林铺办事处海源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的胡昭海书记和李绍告主任,就曾感慨:“有了村子里长期良好的干群关系,村民就更容易相信政府、相信企业,给‘城中村’改造投信任票了。”
经验三:快建回迁房,增强放心度
2008年10月上旬贴出第一张拆迁公告后一个月,怡宁地产正式举行了“龙院、上峰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房暨‘春城慧谷’项目启动仪式”,五华区委书记、区长携下属部门的一系列政府工作人员一同为回迁房奠基。
“回迁房盖的速度快不快、质量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成败与否。因为它是老百姓最看得
昆明城中村改造经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