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驱虫药.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驱虫药

驱虫药一般指用于驱除肠道寄生虫的药物。肠道寄生虫以蠕虫类寄生虫较多发生,如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绦虫、姜片虫等等。不同的寄生虫可以对应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也有对几种寄生虫都有效果,称为广谱驱虫虫,以便对照病、病情、患者体质、年龄等因素科学选择用药。
(2)驱虫药宜空腹使用。既可增加药物与虫体直接接触,又可避免因食物油脂的作用,使驱虫药过多通过肠壁吸收入人体而引起毒副作用。对于作用较强,可能引起副作用的药物,则宜在临睡前服用。
(3)服用驱虫药一般宜配泻下药,促使麻痹虫体迅速排出,以免虫体在被驱出身体之前复苏。同时还需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症情缓急,兼症不同,予以适当配伍。若有积滞者,可配伍消导药同用;脾胃虚弱者,可配合健脾药同用。
(4)虫积腹痛剧烈时,宜暂缓驱虫,待疼痛缓解后再行驱虫较为安全。
(5)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驱虫药。这是因为部分驱虫药有致胎儿畸型作用,且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可加重妊娠反应。2岁以下儿童肝、肾器官发育不完善。少量吸收药物不易肝代谢、肾排泄,故而引起肝肾损害。
(6)要坚持用药。第1次疗程后,应注意观察大便及肛门周围骚痒情况,未根治则应继续第2个疗程,但两疗程应间隔1~2周。
(7)少数蛔虫感染较重病人,服药后可引起蛔虫游走,导致腹痛或胆道梗塞,此时应加用左旋咪唑使虫体肌肉麻痹。
(8)许多广谱驱虫药对不同虫体用药剂量不同,用法也不同,应根据各种驱虫药的特性,妥善掌握用量与用法。左旋咪唑驱钩虫、鞭虫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连服3~4天,而驱蛔虫、蛲虫则需一次服用200毫克即可。
(9)蛔虫与绦虫混合感染时,应用驱绦虫药鹤草酸,宜先驱蛔虫,因为该药对蛔虫有明显兴奋作用。单纯性绦虫病感染应配合使用止呕药如灭吐灵,以防止虫卵进入胃及十二指肠而引起囊虫病。在服用驱绦虫药后,宜加服导泻药如酚酞、硫酸镁,便于排泄虫体及积存药物。
(10)哌嗪与左旋咪唑有协同作用,但与噻嘧啶有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许多驱肠虫药虽然作用于肠道寄生虫,但是服用后,仍有部分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血液循环,流经肝、肾等器官,一般情况下均需经过肝代谢、肾排泄,最终排出体外,因此我们主张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减退患者应慎用,肝炎活动期忌用,避免药物滞留引起肝肾损害。
妊娠期妇女也应忌用或慎用驱肠虫药,动物实验及临床报道显示,部分驱虫药有致畸胎作用。同时,驱虫药可加重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大多数驱肠虫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等反应,此类患者应严密观察副反应及耐受情况,一般停药后可消失。
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儿童因肝肾系统功能发育不健全,应避免使用驱虫药,以免伤害娇嫩的器官。
近年来,有报告咪唑类驱虫药左旋咪唑、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可引起脑炎综合征,其特点是服药后10~40天,有出现精神方面病症,如缄默、淡漠、记忆力障碍,思维迟钝,甚至出现神经系统受损,如头晕、头痛,行走无力,抽搐,有的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等。
总体来说,驱肠虫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用药时,应在医生或执业药师指导下服用。如若自行购用,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年老体衰及肝肾功能不良患者,应慎用,不能长期及大量使用。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③尽量避免药

三、驱虫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oapp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