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限性肠 (2).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限性肠炎36例
局限性肠炎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我们采用《伤寒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丹溪心法》保和丸加减,并配合西药易蒙停治疗本病,效果满意,今就临床资料整理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限性肠炎36例
局限性肠炎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我们采用《伤寒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丹溪心法》保和丸加减,并配合西药易蒙停治疗本病,效果满意,今就临床资料整理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8岁,其中以25—40岁居多,占24例;初发病例19例,复发病例17例;病程短者6个月,长者达10余年。根据中医辩证为寒滞胃脘型: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臭如败卵,并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闷,嗳腐吞酸,舌质淡,苔厚腻,脉濡滑。脾肾两虚型:泄泻日久,完谷不化,腰膝酸软,腹部冷痛,泻后即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标准:
1、右下腹及脐周围疼痛,并伴有右下腹压痛,腹痛常于饭后发生,排便后缓解,一般为痉挛性,大便日行3-4次,粪质稀软呈糊状,无肉眼脓血和粘液。
2、X线检查:病变段肠粘膜皱襞粗乱、消失,肠腔内可见广泛的卵石样充盈缺损,肠轮廓不规则,边缘呈小锯齿状,肠腔狭窄。
3、肠镜检查:直肠和结肠粘膜水肿,充血,卵石样隆起,有圆形、线状或匐行性溃疡,肠腔狭窄。
治疗方法:
采用《伤寒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丹溪心法》保和丸为基本方:桂枝10g,白芍10g,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生姜10g,大枣6g,山楂15g,神曲6g,半夏6g,云苓15g,陈皮10g,连翘10g,炒卜子15g。腹痛明显加元胡6g,郁金12g,腰膝酸软加牡仲10g,补骨脂10g,粪质稀软加砂仁
10g,藿香15g。
西药:易蒙停1日3次,每次4mg。
疗程:
每服15天为一疗程。
疗效标准:
服用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X线、肠镜、病理等检查肠粘膜正常,大便常规检查正常)20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X线、肠镜、病理等检查有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正常)9例;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X线、肠镜、病理等检查无明显改善)7例。痊愈病例一年后随访5例复发,复用基本方治疗,3例痊愈,1例有效,1例无效。
病例介绍:
王××,男,36岁,2003年9月12日诊
患“局限性肠炎”3年,曾用柳氮磺砒啶、鞣酸蛋白及中药(药物不详)治疗,时愈时发,今现症又发而来我校就诊。
现症:转移性右下腹痛,腹泻日行2-4次,大便稀软,无脓血,泻后痛减,并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证属寒滞胃脘、脾肾两虚。治宜散寒导滞、调补脾肾,基本方服用20天后,腹痛大减,腹泻日行2次,伴有症状减轻,续服药5天而愈,X线肠镜、检查正常,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体会:
局限性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胃肠道肉芽肿性炎性疾病,病变多见于回肠末端,临床以腹痛、腹泻、发热、腹部

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限性肠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