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华东师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图解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
筹备建国
第一
届中
国人
民政
治协
商会
议
时间
194会主义建设
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时间
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完成
成就
工业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交通
运输
业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新建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即建成“一桥二铁三路”。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第
一部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
制定机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
2.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过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民、手工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形式组织分散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1953年开始,1955年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间1954~1956年形式公私合营政策赎买政策,这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项创举经过1954年开始,1956年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完成。结果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意义(1)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三大改造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3.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
探索
良好
中共
背景
①国内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中的
良好
开端
与失
误
开端
八大
召开
②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
时间
1956年,北京
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失误
表现
①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失误
原因
①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影响
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调整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建设
成就
和模
范人
物
成就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英雄
模范
人物
“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
4.“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时间
1966~1976年
过程
开始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