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让信息飞起来课件
第1页,本讲稿共28页
第2页,本讲稿共28页
什么能让信息飞起来?
电磁波。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时(既可以是方向变化,也可以是强弱变化),导体就会向四周发射λ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波长与频率互成反比关系
频率越高,传递的信息量越大
公式:
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3×108 m/s)。
第13页,本讲稿共28页
实验证明,不仅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光、X射线、γ射线等也都是电磁波。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频率或波长有很大差别。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要高很多,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很多;而X射线和γ射线的频率则更高,波长则更短。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图
四、电磁波的特征
第14页,本讲稿共28页
1、信息的加载
声音、图像等信息是无法直接用电磁波传递的。但将声音和图像变成电信号后便可以利用电磁波传播出去。
2、信息的传播
声音通过话筒变成音频电信号,图像经过摄像机变成视频信号后,便可以由调制器加在由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上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3、信息的接收
接收装置通过调谐器选定我们需要的电磁波,再通过解调器去掉电磁波,由扬声器将音频电信号还原成声音,由显像管将视频信号还原成图像。
五、电磁波传递信息
第15页,本讲稿共28页
电磁波有利也有弊。
电磁污染,已被认为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
电磁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
当电磁波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导致控制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的失控,也会引发头疼、失眠、记忆衰退等症状的产生。
六、电磁波的危害与预防
第16页,本讲稿共28页
电磁污染源的种类
(1)天然电磁污染源。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的磁爆都能产生电磁干扰。
(2)人为电磁污染源。人为源按频率的不同可分为工频场源与射频场源。工频场源以大功频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污染为主,也包括若干放电型污染源。射频场源主要由无线电或射频设备工作过程产生的电磁感应与电磁辐射所引起的。目前人为电磁污染源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电磁污染危害现象
,使图像不清或变形,并发出令人难受的噪声。电磁污染会干扰收音机和通信系统工作,使自动控制装置发生故障,使飞机导航仪表发生错误和偏差,影响地面站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控制。
,波长愈短对人体作用愈强,微波作用最为突出。处于中、短波频段电磁场(高频电磁场)的操作人员,经受一定强度与时间的暴露,将产生身体不适感,严重者引起神经衰弱,如心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失调。
六、电磁波的危害与预防
第17页,本讲稿共28页
电磁污染的防护
⑴安设电磁屏蔽装置。在电磁场传递的途径中,安装屏蔽装置,使有害的电磁强度降低到容许范围内。这种装置为金属材料的封闭壳体。当交变电磁场传向金属壳体时,幅度衰减。电磁屏蔽可分有源场屏蔽和无源场屏蔽两类。
⑵其它综合性的防治对策。例如工业布局合理,使电磁污染源远离居民稠密区;改进电气设备;在近场区采用电磁辐射吸性材料或装置;实行遥控。
六、电磁波的危害与预防
第18页,本讲稿共28页
本节是18章的重点。主要内容:
本节总结
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的应用:⑴传递信息。⑵传递能量。
3、电磁波的特征:
波速:波传播的快慢称为波速。电磁波不同于声波,它能在真空中传播(即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3×105Km/。
波长:波长是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用字母λ表示。波长的国际单位是m。
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即在1s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长数)。用符号ν表示。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常用的频率单位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1kHz=103Hz 1MHz=106Hz
4、电磁干扰与防护:⑴干扰仪器⑵伤害人体。防护:金属屏蔽。
c=
λ
ν
第19页,本讲稿共28页
练习
1.当导体中______ 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______。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m/s,这个速度与______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3.频率的基本单位是Hz,1MHz=______kHz=_
初三物理让信息飞起来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