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y students have strong west-bound tendency and that is primarily
driven by their global consciousness. However, their strength of global consciousness and
west-bound tendency will significantly weakened by their prone-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Overall, this research confirmed that the linkage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Under the grand tide of globalization,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dentity is variable and
elusive. Therefore, this finding to some extent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y love Taiwan more
than Globe”.
Key words:global consciousness, national identity, university student,
west-bound willingness
2一、研究動機及目的
1978 年中國大陸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1987 年台灣解嚴。自此台灣人跨海到大
陸工作、投資、求學,甚至引發台灣內部社會一股移居大陸的現象。隨著全球產業分工,
台灣在大陸地區的投資規模遠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1,常住大陸人口更高達數十萬人,
台商在中國大陸的組織「台資企業協會」的會員已達到 家。(海基會,2004:3)
行政院青輔會於 1999 年調查顯示有 74%的台灣青年,對自己及國家未來發展感到
樂觀;%不贊成移民;教育程度愈高者,愈關心國際事務;%贊成去大陸求學。
2003 年 Career 就業情報網與新浪網共同進行〈台灣人赴大陸工作意向調查〉:願赴陸工
作者達 %,當中 %的人表示「不排除落地生根」。2006 年 8 月 2 日聯合報登
載:在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含研究生)計 4,842 人,為 2004 年近三倍之多。
國家安全的現實主義觀點認為,在兩岸經貿互動中,中國所獲得遠大於台灣,如此
將導致台灣產業結構空洞化、台灣的威脅。(李英明,2001:126-130)然 2006 年厦門
人才中心辦理兩岸人才交流會,3 天內有近百位台灣人報名,其中七成工作年資在三年
以內,當年要從東海大學畢業的楊同學認為“大陸就業已經是必然趨勢”,不一定是台灣
找不到工作。政大林同學也說,考慮畢業後直接在大陸上班。2
在前述背景引導下,台灣青年「西進」是否受其學歷、國際觀、或認同「中國」的
影響?「台灣大學生」在台灣出生、成長,卻同時處於全球化時代,其個人生涯規劃是
否糾結著全球意識及國家認同?具體而言,本研究擬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台灣大學生
的全球意識及國家認同現況?第二,台灣大學生畢業後西進中國大陸(升學、就業、移
居)意願?第三,全球化下台灣大學生全球意識與其國家認同、西進意願彼此之關連性?
二、文獻分析
(一)台灣的國家認同
「國家」(nation)本身是一個複雜的概念,通常指一切治權獨立的政治共同體。
(Forsyth, 1987:503-506)「認同」(identity)同時包含 self(本身)與 same(相同的)
的最初語義,也就是「個人的同一」(personal identity),個人乃是一個能思考理解的存
有者,自身的同一在此乃
全球化下的国家认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