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与配方施肥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与配方施肥技术.doc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与配方施肥技术摘要分析了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的成土母质与成土过程特点、土壤肥力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县潜育性水稻土的配方施肥技术。关键词潜育性水稻土;肥力特征;配方施肥技术;重庆铜梁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 2015 ) 15-0227-02 潜育性水稻土是在土壤受积滞水分的长期浸渍下形成的, 土体处于还原状态下, 使土壤及积滞水的 Eh 值下降, 土壤矿质中的 Fe、 Mn 处于还原低价状态, 土体显灰色或青灰色。潜育性水稻土对水稻生长不利的主要障碍因素有: 水多渍害;水、土温度低; 土黏、烂、深; 通透性能差; 还原性物质多;速效养分缺乏。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共有 2 个土属 3 个土种, 面积约 hm2 ,占全县水稻面积的 3% 左右,是铜梁县典型的低产田类型。随着稻田养鱼、养鸭的增加, 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面积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 分析研究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 并针对性地对水稻进行配方施肥, 对于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的分布及成土特征按照中国土壤标准分类系统,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包含了青砂泥田、青紫泥田 2 个土属,下湿黄泥田、下湿紫泥田、其他青紫泥田 3 个土种。 潜育性水稻土的分布下湿黄泥田: 主要分布于槽谷渍水低洼或较宽的岩溶盆地。由嘉陵江组石灰岩坡积物发育而成。分布在原岚槽、岚峰、玉峡部分村社。下湿紫泥田: 主要分布于正沟落槽地带、锁口田或几沟交汇处, 由沙溪庙紫色泥岩和自流井紫色泥岩坡积物发育而成。在原行政区的铜郭、旧县、虎峰、大庙、蒲吕、永加、安居、关溅区部分村社零星分布。其他青紫泥田:主要分布于正沟、支沟交汇处,水分易停滞的地段, 由遂宁组红棕紫色泥岩发育而成。主要分布在原平滩、侣俸区部分村社。 潜育性水稻土的成土特征 成土母质的养分特点。下湿黄泥田: 成土母质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石灰岩坡积物, 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灰岩, 碳酸盐反应强烈, 矿质养分较丰富, 富含钾素, 磷较缺乏, pH 值微酸至微碱性。下湿紫泥田: 成土母质为沙溪庙紫色泥岩和自流井紫色泥岩坡积物, 母岩风化度低, 母质品质好,矿质养分丰富,磷钾含量高。 pH 值微酸至微碱性。其他青紫泥田:成土母质为遂宁组红棕紫色泥岩坡积物, 母岩以物理风化为主, 富含碳酸盐, pH 值中性至微碱性, 含氯化物、硫化物多, 特别缺磷缺锌, 钾素含量丰富。 主要成土过程。潜育性水稻土的成土过程: 土体长期受滞水浸渍, 土体封闭于静水状态下, 得不到通气与氧化; 同时, 在易分解的有机物还原影响下, 使土壤及积滞水的 Eh 值下降, 土壤矿质中的 Fe、 Mn 处于还原低价状态,土壤有素物质聚集,使土体颜色变为灰色或青灰色。 地形地貌对土壤的影响。下湿黄泥田: 分布于低山槽谷狭窄地带, 光照少, 土温低, 土性冷, 微生物活动弱, 土壤供肥缓慢; 长期渍水, 通体潜育, 结构绒烂, 通气不良, 素物质聚集; 受钙质水灌溉浸渍, pH值升高,磷锌有效性降低。同时具有“冷、烂、毒”的特点。下湿紫泥田、其他青紫泥田:由于所处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土壤黏重,泥脚深, 结构绒烂,通气不良,有毒物质

铜梁县潜育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与配方施肥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6-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