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公顷、平方千米
授课人
曾艳
课时
第一课时
学校
金兰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推算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用进率进展换算。
2、通过观察、交流等数教学设计
课题
公顷、平方千米
授课人
曾艳
课时
第一课时
学校
金兰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推算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用进率进展换算。
2、通过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公顷的认识,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步应用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学习才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且会进展简单的换算
难点
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
教学方法
教法
观察法、发现法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回忆旧知,引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2、填空
(1)、一个文具盒外外表积大约是200
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引入,一方面稳固旧知,另一方面引起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学校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络,感受到数学的延续性。
( )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3)、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 )
(4)、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 )
3、揭题
看来,“学校”的占地面积3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适宜,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平方千米)。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公顷
(1)领悟公顷的含义
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
师生交流后,老师指出
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师生简单交流后,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大小
通过操场的实际操作、观察,让学生体验1公顷的大小。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将数学和生活严密联络.
带学生到操场上,以八人手拉手为一组,共4组围成一个小正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大约是10米,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推算: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可围成1公顷呢
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认识平方千米
(1)、感知1平方千米
谈话:通过刚刚的学习,你们觉得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大不大?有没有比这更大的面积单位呢?在生活中,假设人们要进展更大面积的计算或测量时,还要用到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板书:平方千米)
师: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其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其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为1米正正方形,其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其面积是多少呢?
提醒并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平方千米也可用符号KM²
1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