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南宋) 陆游陆游(1125 — 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1154 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 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 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1178 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 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生平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出生两年,北宋便灭亡于金。他生活于金兵压境、权奸当朝的年代, 自幼立志抗金、收复中原,当过枢密院编修官,公元一一七二年,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任职,在前线南郑(在今陕西省)一带活动,以后,又做过几任地方官。他一生中连连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始终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可是他抗金报国的信念直到去世时也没有改变。他的词大都抒写抗金理想和壮志难以实现的苦闷, 风格豪放。南宋朝廷对金朝的进攻采取什么对策? 一派主张坚决抵抗一派主张妥协投降岳飞、韩世忠宋高宗、秦桧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 愤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当年, 四十八岁的陆游,远离家乡,慷慨从军,奔赴抗金前线南郑。他以东汉名将班超自比。班超幼有大志,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立了大功, 被封为定远侯,实现了别人说他将“封侯万里之外”的预言。“觅[mì]封侯”,寻找被封为侯爵的机会,指为国建功立业。“匹马”,是说他单人独马地前往。“戍[ shù]”,驻守,指担任军职。南郑,古时属于梁州。这两句词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当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往事如此值得自豪,而现实又怎么样呢?“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关塞和河防,这些前线的工事, 只有在梦中才能看见,一梦醒来(梦断),就根本看不见了。他在军队中穿过的貂裘[diāoqi ú皮袄],由于长久不穿,已经落满灰尘、陈旧变色。这表明他早已脱离了军队。字里行间,流露了他对前线的异常关切, 和对脱离军队的万分遗憾。“貂裘”是用典,战国时代, 谋士苏秦多次向秦王献计,经过很长时间,他穿的黑“貂裘”都破旧了,计策也没有被接受。作者在这里很自然贴切地引用了苏秦的典故,使这句词除去表明他已脱离军队很久而外,又兼暗示作者象苏秦那样长期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诉衷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