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第二》读后感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对我们是耳熟能详;这个“人”应为“学生”,这好似也成了我们的共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深化人心,这句话无疑是对教育人本化的高度经典概括,每个教育《学生第二》读后感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对我们是耳熟能详;这个“人”应为“学生”,这好似也成了我们的共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深化人心,这句话无疑是对教育人本化的高度经典概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奉其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最终的追求,无人有异议。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是靠老师去实现的。“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当把老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呢?”
通读李希贵《学生第二》一书,我们有了明确的答案。李希贵谈为了“学生第一”,必须先“老师第一"的理念,:只有“老师第一,学生第二”,才能真正到达“学生为本"、“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目的. (精品文档请下载)
他举了一个老师迟到的例子:因为小孩发烧而一夜没睡好的英语老师,他第一节课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后面坐着几名校指导,他一下子意识到,这是学校正在推行的指导“推门听课”。想不到第一下就轮到自己了。小孩病了,没有知道,家里有事,没人问一句,乘人之危的事倒都会做!他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课上完的,一直到第二天科代表没交作业,才想起下课的时候忘记布置了,情绪一来,莫名其妙地直到把科代表训哭了才罢休……
这个例子表达方式本身就隐含着对老师的宽容和理解,同时也让我们从更宏观的层面上考虑个别问题:是不是管理上出了问题?是不是让老师有了幸福感?是不是过细的制度限制了师生的自由、加剧了校园的火药味?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学生第二。言外之意,学校应该把老师放在第一位,因为,在没有老师幸福感的校园里,学生不会好到哪里去;当学校把老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老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同时李希贵在文章里也谈到了一些知名企业的管理经历:世界第三大旅游管理公司罗森柏斯国际集团老板豪尔认为,从长期来看,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效劳,当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自然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精品文档请下载)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到教育领域,当学校把老师放在第一位时,老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是依靠老师去实现的。对校长来说,老师就是实现学校教育理想的天使。很多时候,教育局把压力转嫁到学校,学校又把压力转嫁到老师,老师又把压力转嫁到学生,在这里面,没有人文关心,没有幸福感,有的只是分数、升学率。诚然,“没有压力不行,但仅有压力不够".有时压力
读书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