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名词解释
旅游景区 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效劳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效劳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与明确的地域范围。
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不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第 5 页
⒋〕旅游经济容量,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开展程度所决定的旅游活动量。
⒌〕旅游社会容量,旅游地所能承受的因旅游者大量来访而对当地社会、生活及文化形态的冲击的最大限度的旅游活动量。
6、对景区经营权与管理权加以阐述,为什么旅游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景区经营权是指旅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资源的占有、使用与享有收益的权利。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物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旅游景区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一局部人消费某一产品时,不会影响到另一局部人的消费利益,不会减少整个消费利益。景区产品的排他性是市场经济与社会开展的产物,不是景区所具有的内在属性。所以说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7、旅游景区规划所涉及的利益相关群体
1〕旅游景区的投资方,是首要利益群,也是旅游景区规划及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
2〕旅游景区的管理方,一般情况下,旅游景区的管理方与投资方合而为一,只有在所有权及经营权别离情况下,两者相应别离
3〕旅游景区所在社区,旅游景区的存在依托所在社区,而且旅游景区规划对所在的社区内的根本设施及居民等具有一定的影响
4〕旅游景区目标市场,即旅游景区的潜在旅游者,他们的需求是旅游景区规划及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 6 页
5〕旅游景区的资源,是旅游景区规划及开发的客体,也是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
6〕旅游规划审批部门,是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景区所开展的各种活动都要受其管理与监视
8、旅游地视觉识别系统的构成要素
1〕旅游地标徽
2〕旅游地标准字体
3〕旅游地象征性桔祥物
4〕旅游地户外广告
5〕旅游地交通工具
6〕旅游地纪念品
9、旅游工程设计原那么
1〕总体原那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
2〕其他原那么:因地制宜、整体优势的原那么、综合设计的原那么、现实性的原那么
10、旅游景区功能布局的构造模式
1〕链式布局模式
2〕核式布局模式
3〕双核式布局模式
4〕组合式布局模式
5〕渐进式布局模式
6〕圈层式布局模式
第 7 页
11、旅游线路设计的程序与要求
设计程序:
1〕确定目标市场本钱因子
2〕指标量化旅游资源价值
3〕设计假设干备选线路方案
4〕选择最优旅游线路方案
设计要求:
1〕有机穿插游赏空间与过渡空间
2〕连接最具有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
3〕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 感与变化感
4〕富有节奏与韵律,动静相宜
12、旅游地图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
1〕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2〕通俗适用、便于阅读
3〕形式精巧、艺术性强
作用
1〕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旅游指导信息〔导游图〕
2〕宣传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宣传广告图〕
3〕为旅游专业人员与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信息与决策效劳〔管理规划图〕
论述
第 8 页
1、谈谈你对旅游景区城市化问题的认识
所谓景区的城市化,是指发生在景区内的城市化现象,其人口由农村向景区内的城镇转移,农业生产活动向旅游接待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活动转移,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旅游业的快速开展、旅游者的行为规律与偏好是景区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利弊:景区城市化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促进了景区的开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其危害远远大于眼前的利益:首先,它破坏了景区旅游资源的原貌,其次,破坏景观视觉美,再次,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最后,破坏了景区的民俗。
2、论述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现状
1〕国内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较多,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机构权、责、利界定不清
2〕景区身份多重,管理混乱
3〕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就风景名胜区管理而言,我国仅有一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并且该?条例?对景区的管理机构,景区的设立、规那么、保护、利用等的规定都很笼统
4〕旅游交通线路开发尚不完善,景区交通不便,其他的根底设施也并不健全
5〕队伍构造不合理,旅游业各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合理
6〕门票等价格机制混乱
二〕合理化建议
第 9 页
1〕各级政府要加强行政能力,对各级政府的权、责、利进展明确的界定,对景
景区规划试题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