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镇江-文件
建立有效的源头(城市社区和农村行政村)数据采集机制,建设全市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四大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加强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制定基础信息共享、更新机制,建立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储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搭建统一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构建全市卫生信息网络体系。
7.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工程
建立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组织体系,搭建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市所有行政村设立公共上网点,组建信息员和专家咨询队伍,组织开展农民上网培训,提高农民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致富信息的能力。建成全国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市。
8.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系统,重点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
9.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
建设基于网络化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中小企业经营与制造异地化、制造资源社会化,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10.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系统
创建信息化教育服务体系,为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全面学习及终身学习提供信息化支撑。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和远程教育服务平台,以及教育公益服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信息化咨询服务平台。
11.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结合《镇江市市区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三年(2008-2010年)实施意见》,重点突出镇江人文、历史,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为全社会共享使用。建设数字图书馆。
(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效融合
1.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重点扶持光电子、光伏、智能IC卡、节能绿色照明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电子信息产品,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实施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力争建成2个以上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
2.加速发展软件业
打造电力、汽车、船舶、IC、现代装备、数字化仪器仪表等行业的应用软件产业;加快省级软件园区建设,重点发展丁卯镇江软件园和宝华软件外包产业园;加强软件人才培养,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打造软件外包公共平台,扩大软件出口。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3.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重点推动网络服务业、信息内容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带动多媒体增值业务的全面发展。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4.加快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信息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建设
调整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加强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进一步完善辖市区信息化工作体制。加强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在政府部门中探索建立统筹信息化领导工作的信息主管制度。组建市信息化专家咨询组。
(二)加强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
所有动
数字镇江-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