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0日
行业快评
分析师:王荣
86-10-68056422
相关研究报告
请务必参阅文后免责条款
商业银行发债补充资本
在上半年天量信贷发放的情况下,多家银行出现了资金吃紧的状况。而管理层对于资本充足率所设置的“红线”也让各家银行不能放松资金储备的这根弦。发行次级债、定向增发、配股等融资方式在多家银行上演。
从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考察,正值高速发展阶段,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而银行又有资本充足率硬性指标的监管控制,因此对资本金的需求比较旺盛。
事实上,目前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整体较高,并不存在资本金短缺告急的情况,发债多数是为银行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做好资本金方面的准备。今年上半年各家商业银行超量多放贷款,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速度较往年更快。
表 2009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
行名
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充足率(%)
深发展A
宁波银行
浦发银行
华夏银行
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
南京银行
兴业银行
北京银行
交通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中信银行
注: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为2008年末数据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截至今年7月末,商业银行在今年已发行次级债(含混合资本债)2157亿元,。当前占据银行资本债发行主体地位的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截至7月末,工行、建行、中行三大银行各发行了400亿元,在2012年底前还计划发行2200亿次级债。其中工行600亿、中行800亿、建行800亿。目前已经获得股
东大会同意发行次债的股份制银行还包括:华夏银行100亿、兴业银行100亿元、浦发银行150亿。民生银行提出的发债计划比较宽松,将发行上限定在发行总余额不超过核心资本50%的额度内。
另外,从降低资本成本的角度出发,今年发债有优势,在于目前的利率水平从中期看相对较低。而银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的期限一般较长,因此现阶段发行资本债券对商业银行是比较好的时机选择。
银行资本补充方式过去对资本市场依赖较大,上半年主要通过发行次级债及其他方式补充资本。监管机构对资本债券的发行和持有设立了相应的限制性指标。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另一方面,银监会对于次级债的持有规模也有严格的规定。商业银行持有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总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20%,而且其风险权重高达100%,超过20%的部分要从资本内扣除。这些限制性规定,跟国际现行标准基本一致。尽管不少
商业银行发债补充资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