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省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省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
2、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适当注意感情。课后正确默写全诗。
3、 掌握生字的正确拼读,原因。
2、 学生自学。
3、 师:和同桌讨论,你最喜欢的那个句子,并告诉他你喜欢的原因。
说明:
黄鹤楼每一句在写景、抒情上均非常有韵味,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一方面调
动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思维和兴趣不被束缚。另一方面,从预习检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对
诗歌理解存在的误区,掌握程度,是接下来引导深入阅读的基础。
(三)研读诗文
1、学习正确发音
媒体出示:黄鹤楼全篇诗文
课堂讲授:
1) 播放黄鹤楼真人朗读 flash 录音,第二遍让学生跟着录音一句句读。
2) 全班整首齐读。
2、 梳理生字生词
媒体出示:( 1)拼写:颢;萋萋。字词解释:昔人、复、悠悠、萋萋、鹦鹉洲、乡关的词义。
(学生讲字词解释抄写在课本对应的句子上)
( 2)《黄鹤楼》的现代文翻译。
课堂讲授:
1)让学生讲两个字的读音拼注一遍。
2)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全诗。
3)指名朗读现代文翻译。
说明:
古诗、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理解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诗歌做进一步赏析品味的
基础。
3、从字到句内容赏析
2 / 4
A 、媒体出示:( 1)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悠悠” 、“历历”、“萋萋”三个重叠词,试着写出三个
类似的重叠词。
“此地空余黄鹤楼” 、“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里两次出现空字,说说他们各自
的内涵,起了怎样的作用。
( 2)内容赏析: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 哪一句是作者对个人愁思
的抒发? 试着归纳全诗中这些景物的特点,说说它与诗人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
课堂讲授:( 1)讲解“重叠词”的概念,举例子说明。请一位同学写下自己喜欢的重叠词,
并造句。
( 2)组织同桌讨论其他的四个问题, 每个问题请 1-3 位同学解答, 有异议的同学举
手进行课堂讨论。听完学生的答案后,教师归纳总结。
B 、媒体出示:( 1)结构梳理: 前四句通过传说,表达出诗人感情的低落,视角上由远及近,
写景状物虚实结合,一唱三叹。
后四句先描写了繁荣的景致,但烘托的却是冷清的思乡之情,可谓以荣景显伤情。最后两句抒情,传达出了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2)美学探究: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三是声调自然、音节分明的音乐美。
3)主旨总结: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课堂讲授:
带领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学习从结构和美学层面分析和理解《黄鹤楼》 ,归纳出作者抒发
的感情。
(学生讲课件中红色标出的写景、抒情手法抄写在课文上)
说明:

《黄鹤楼》省优质课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ojr1943
  • 文件大小123 KB
  • 时间2022-02-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