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诗中的西塞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诗中的西塞山
唐诗中的西塞山
西塞山岚横秋塞,山锁洪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它是一座充满战火的山,历史上在此出战事达一百多次。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山。
  唐朝是中国诗歌唐诗中的西塞山
唐诗中的西塞山
西塞山岚横秋塞,山锁洪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它是一座充满战火的山,历史上在此出战事达一百多次。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山。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盛世,西塞山作为军事要塞,诗人对之自然也青睐有加。
  史之乱后,李白应邀到江州,永王李璘辟为僚佐。李璘叛乱失败被杀,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经西塞山,作《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道:“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诗中的西塞山气势雄伟。他另一首诗《送二季之江东》有“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诗句,则写出西塞山兀立江心的风貌。
  韦应物过西塞山,见山形险峻,碧水回旋,欣然提笔作《西塞山》诗道:“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荡。”诗中的西塞山同样雄奇壮伟。
  皇甫冉于代宗大历初在京城长安任左补阙,几年后乘舟回乡省亲,途中思乡思友之情浓烈,于是泊舟登西塞山,作《酬张继》诗道:“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怅东关。落日临川问音讯,寒潮唯带夕阳还。”他另外一首《送王司直》诗道:“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在这里,西塞山是一座思乡思友的山。
  张志和学姜子牙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学严光远离官场尘嚣,浮家泛宅。他蔑视功名,鄙夷利禄,泛舟西塞之下,写出传颂千古的《渔歌子》诗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他热爱风景如画的西塞山,认定这片净土是他的精神之所。于是,西塞山又是一座隐者之山。
  据《竹坡词话》载:“当时和《渔歌子》者无算。”意即和这首词的人多得数不清。这首词不仅是中国唐词的宗祖,而且也是日本词学的开山,是架于中日之间的一座彩虹之桥。《渔歌子》问世仅七年就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并和词五首。其时,朝廷大臣、皇亲国戚和学者名流,皆随嵯峨天皇争相仿效和唱,从此为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这首词同张继的《枫桥夜泊》一同被列入日本的教科书。苏子瞻也极爱此词,贬谪黄州期间,也来过西塞山,患声不可歌,于是稍加增益,写成一首《浣溪纱》词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开西塞山隐者之先河,接踵而来者不可胜数。
  罗隐晚年过西塞山,见春光明媚,沙鸥翔集,不觉流连忘返,作《西塞山》诗道:“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波阔鱼龙应混杂,壁

唐诗中的西塞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2-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