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稻高效栽培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稻高效栽培技术.doc水稻高效栽培技术[摘要] 自古以来水稻就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也是种植水稻面积最大和出产水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水稻种植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 水稻的生产不仅为人民解决温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也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安徽省阜南县的水稻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对水稻种植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1650 ( 2014 ) 11-0176-01 一、安徽阜南县水稻栽培现状由于安徽省阜南县地区的阳光充足且水量丰富, 因此水稻的种植范围比很广, 种植面积大, 水稻种植技术全国知名, 我县的水稻规模也将逐年扩大。在产量上也是相当可观的。据统计水稻种植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很大的一个比重,安徽省水稻种植的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 17% ,由此可见, 水稻种植将会成为安徽省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从目前安徽省水稻种植情况来看, 由于其栽培技术存在一定的难题, 所以寻求水稻高效栽培的技术成为当务之急。二、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1. 秧苗质量差水稻的幼苗要进行脱毒培养, 才能培育出健康耐生存的品种。但是由于阜南县地区保留旧的栽培模式, 没有专业的人员对种植水稻的农民进行指导。以致选取了不健康不抗毒的幼苗, 种植后容易死亡。再加上当地的农民为了实现高产,不顾播种的合理性,于是加大对秧苗的播种密度。这种较为激进的栽培方式,使得在播种时许多秧苗受到较大程度上的伤害, 导致水稻秧苗的死亡。秧苗质量没有保证, 产量自然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农民的效益也会大打折扣。 2. 水稻移栽密度较小目前水稻栽植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手动插秧, 但是由于劳动强度过大, 并且愿意从事手动插秧的劳动力又相当紧缺。于是在高强度下的手动插秧, 其栽培密度达不到应该有的标准。秧苗的密度不够, 为了提高水稻的穗数, 水稻种植户只能通过加大施肥从而保证穗数。二是机器代替手工插秧,但是操作机器的农民为了加快速度,将机器插秧的行距调节的过大, 这样插出来的秧苗密度也会过小。水稻移栽密度不够一直是我县水稻种植的一个常见问题, 想要提高水稻的产量, 首先就是要解决好水稻栽培密度过小的问题。 3. 氮肥使用量过大对水稻的施肥工作也是田间管理的一部分, 水稻种植户为了获得高产量的水稻, 就出现了施肥不科学的现象。尤其是氮肥的使用率过大, 其主要是受到产量目标定的过高的影响。我县地区所用的施肥量是按照丰产田的标准制定的, 但是实际水稻田的产量并不能够达到丰产田的标准。所以这就导致了水稻氮肥使用比例过大的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 做好氮肥的使用显得至关重要。 4. 大水漫灌或断水过早由于水稻生长期对水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很多种植户在种植水稻时, 为了减少灌溉的次数, 采取了大水漫灌的方式, 将水稻田里灌满了水。而这种漫灌水稻的方式, 不仅没能够帮助水稻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还极有可能对水稻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大水漫灌将土壤里的许多养分和肥料, 随着大水的冲刷而减少, 这也是十分不利于水稻的生长的。在水稻的生育后期, 大多种植户就对水稻田断水处理, 断水过早会导致水稻的产量降低。三、实现水稻高效栽培的技术 1. 培育壮秧为了解决水稻秧苗质量较差的问题,我县采取了培育壮秧的手段,大大改善了水稻秧

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