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知识复习与能力提升策略《《地球运动地球运动》》知识复习知识复习与能力提升策略与能力提升策略 1 地球运动—高考从不回避的知识点一、地球运动知识高考考查情况一、地球运动知识高考考查情况本单元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历年高考都有所涉及。命题内容主要包括: 晨昏线、太阳高度等概念和特征,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原因和意义,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太阳周日视运动、经纬网判读、太阳高度变化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运用。 2 一、地球运动知识高考考查情况一、地球运动知识高考考查情况重点: 地球运动决定了地球上各自然要素的分布或运动特点,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因此,本专题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基点,也是以下各专题复习的基础。难点: 由于地球运动是三维立体空间随时间变化的四维运动,学生要依靠想象来理解、感悟和学习, 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3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预测今后涉及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命题将会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综合性、实用性明显加强。高考趋势分析一、地球运动知识高考考查情况一、地球运动知识高考考查情况 4 (2008 ·天津文科综合)图中 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 、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能确定的是 5 (2007 · 全国卷 2 )图4表示北半球某区域。 a为纬线, b为晨昏线。 b线中 M点纬度值最大, N、P两点纬度值相等。 ???? Q、R两点相距 60个经度,且 R点为 30?E, 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 b M Q PR a b M Q PR获取图像信息能力再现地理事物能力 6 (2008 ·江苏地理)图中 a为纬线, P、Q两地经度相同, 相距 800 千米。 Q地5时 30 分日出, a的纬度为 15 °,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月 月 月 D. 10 月 P地 19 时太阳已落, 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 ,要求学生会图文互换、图图转绘、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并从图表上准确、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信息。 7 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绘图、判读和计算能力运用知识和观点原理推导规律和原理的能力。能够分析判断各种地球运动图区域地理知识和空间判读能力。时区、日界线的换算判断二、地球运动知识体系构成二、地球运动知识体系构成 8 三、《地球运动》复习策略三、《地球运动》复习策略 ,落实地理概念●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时区——空间概念——全球按经度划分为 24 个时区。区时——时间概念——每一时区一般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区的标准时。北京时间: 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为东 8区的区时或东经 120 度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间: 中时区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日界线与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日界线:为避免日期混乱人为划定的一个界线, 大致与 180 度经度重合。划分两个日期的界线有两条:日界线和地方时为 0时的经线●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可表示昼夜状况, 大于 0为白昼,小于 0时为黑夜,等于 0时在晨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地方时为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由直射点向四周做同心圆状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某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如:北京时间 6月 22 日 12 点时,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北纬 23 度 26 分,东经 120 度向四周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9 ●天文四季、气候四季与一般划分方法天文四季:以四立为起点,夏季为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气候四季:以候平均气温 10度和 22度为划分界线。一般划分:北温带国家一般的划分方法,以 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 依次类推.●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周期 24小时.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光照与
地球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