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八课 百花园——编花篮
课型
新授
学习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在演唱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理解民歌创作的根本特点.
3、聆听课题
第八课 百花园——编花篮
课型
新授
学习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在演唱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理解民歌创作的根本特点.
3、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和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重难点
运用听唱、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歌曲《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课堂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本、教案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欣赏导入
1、老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学生欣赏.
师:这首歌曲有意思吗?有什么感觉?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具有豫剧特点的河南民歌《编花篮》
三、学唱—-《编花篮》
1、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老师:歌曲中是哪一句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 (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2、你觉得哪个节奏比较有特点?
3、学习十六分音符节奏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4、老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考虑:1、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2、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5、生边打节拍边朗读歌词。
6、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1)学唱歌谱
(2)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3)学习演唱歌词。(提示:老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倚音和下滑音。
(5)正确、完好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和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欣赏课件牡丹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7)完好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1.创新表现歌曲(1)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2)用不同的形式为歌曲伴奏。
2.欣赏舞蹈《编花篮》
五、小结。
八、编花篮(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