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对各种发烧的绿色手法发烧是宝宝疾病初起阶段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一旦发烧,爸爸妈妈的心情就会特别焦虑,尤其看见温度计上的温度节节攀升,更是会着急到不行。关于发烧,我们的意识里总是存在很多错误的想法与观念,认为发烧会把大脑烧坏,会烧成脑膜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有这样的担心。后来因为工作原因,认识了很多儿科医生,自己也在仔仔一次又一次的发烧中慢慢转变了观念。发烧只是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对抗病毒的表现。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 °C,耳温超过 ℃,口腔温度超过 ℃,肛门温度超过 38℃定义为发烧。腋温 ℃~ 38℃为低热, 38℃~ 39℃属于中度发热, 39℃~ 40℃属于高热, 40 ℃以上为超高热。绝大多数发烧是不需要打针退烧的,即便是高热和超高热也是如此。对于绝大多数 3个月以上的宝宝而言,发烧本身并不危险,也不会烧坏脑袋。人体蛋白质只有超过 41度(腋温)才会发生变异,在这个温度以下发烧并不会把大脑烧坏。发烧也不会把孩子烧成脑膜炎,发烧是脑膜炎的症状之一,但脑膜炎常常还伴有头颈僵硬、昏迷等症状。所以发烧时,妈妈并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宝宝腋下温度 ℃以下,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好,玩耍等活动不受影响的话,就没有必要退烧。腋下温度 ℃以上,妈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如果宝宝精神好,可以观察看看。如果宝宝精神不佳、嗜睡,就要赶紧退烧。退烧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二是为了预防宝宝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有过一两次高热惊厥通常不会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但反复高热惊厥对宝宝大脑多少会造成一些损伤,一部分会转变为复杂型高热惊厥或者癫痫,应该尽量避免。但退烧只能缓解发烧的症状,并不能清除引起发烧的感染,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即退烧并不意味着是疾病好转。如果体内的致病细菌没有被杀死,引起发烧的炎症没有被消除,温度即使短时间之内降了下来,也会很快再烧上去。只有真正找到疾病的根源,只有把引起发烧的根本原因消除,去“治本”,烧才能真正的退下去。帮宝宝退烧时,除了常用的退烧药,有很多绿色的方法退烧效果也特别好,一用就见效,今天把这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1、藿香正气液敷肚脐。取一个棉花球,吸满藿香正气液后,敷在宝宝肚脐上,直接医用胶带固定,基本一小时后退烧。这个方法是一位针灸师推荐的,操作简单,见效快,退烧效果特别好,还能治疗腹泻。 2 2、清天河水+ 打马过天河。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呈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蘸取一些清水, 由腕到肘,直推 300-500 次,名为清天河水。而打马过天河的方向和位置与天河水一致,不过操作手法是用食指和中指两指蘸水,然后从腕到肘方向在皮肤上敲打,发出类似小马过河,马蹄拍打水面的响声。要一边敲打,一边朝同一方向吹气,天河水是人体的清凉之源,推这个穴位,就像打开了让身体清凉的开关,同时蘸有清水,本身就有清凉的感觉,吹气时又能加速水汽的蒸发, 故而可以迅速带走体内的高温。 3、外感四大手法: 开天门 100 ~ 150 次,用两只手的大拇指轻轻的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迹线。推坎宫 100 ~ 150 次,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沿着眉毛向眉梢太阳穴
儿童发烧绿色疗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