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退热合剂保存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退热合剂保存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李桂芬
云南省罗平县中医院儿科,云南罗平 655800 [摘要] 目的 探讨退热合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且呈现黄或白色、口干舌燥、咽红、指纹为紫色或红色、脉滑、大便干结、小便泛黄。②排除标准:治疗中途换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儿;重要脏器存在重大功能障碍的患儿;具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常规进行治疗, ℃以上的患儿使用乙酰氨基酚液进行口服方式治疗。均以治疗3 d作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根底上,采用退热合剂进行保存灌肠治疗。退热合剂成分:葛根、板蓝根、山楂、薄荷、甘草、僵蚕、蝉蜕、石膏和滑石。灌肠前需要大小便排净,患儿取侧卧姿势,高位进行保存灌肠,5 mL/〔kg·次〕,1~2次/d,并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病情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3]。
观察指标
从用药30 min后起,定时患儿的呼吸、体温、流涕、咽红、咳嗽、脉象、指纹以及精神状态等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2002年中药西药的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中,对使用中药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症临床研究和指导原那么的相关评定标准,对小儿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有效:用药2~3 d内,临床主要病症减轻,~ ℃;显效:用药1~2 d内,临床主要病症减轻明显,体温明显下降, ℃;治愈:用药1~2 d内,临床主要病症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状态。无效:用药3 d内,临床主要病症未见好转,体温未降低或者出现上升。
统计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比拟
观察组40例患儿退热情况:1 d内30例,1~2 d 7例,2~3 d 2例,3 d内未退热1例;对照组40例患儿退热情况:1d内12例,1~2 d 18例,2~3 d 6例,另有4例患儿3 d内未退热。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要快,且退热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两组整体疗效情况比拟
观察组:有效5例,%;显效19例,%;治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有效13例,%;显效13例,%;治愈9例,%;无效5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 讨论
一般护理
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病情程度分别进行差异性护理,对发热病症比拟严重、,应使用相关药物重点进行降温处理。另外,在进行灌肠时,要保证灌肠插入深度适宜,保证药物的疗效,要缓慢注入,1次灌肠后假设排出,可进行2次灌肠。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4]。
饮食护理
患儿一旦出现发热现象,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以及水分。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4]。同时,还会

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dkd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