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非标准化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建立商品信息库,同时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生产加工标准近10个,整合开发适合辣酱、淮山、豆豉、干笋、豆皮、红薯粉、盐辣椒、霉豆腐、荷结皮、土豆片、小鱼仔、木瓜丝等网销农特产品20个以上;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生产加工标准10多个;注册“家湘宝〞、“灵妹几〞、“辣外婆〞、“水封坛〞等本地农产品商标,Sc认证10多个,并均进行了产品包装设计。催促指导灯塔米业、江园辣酱等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与电商企业合作,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和网上销售,培育建立生产基地和小作坊式加工厂10多个,为贫困村提供技术、信息、网上购销等服务,加速实现永丰辣酱、青树淮山、豆豉、蛋白桑、中药材(艾叶)等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
3、主动开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县人民政府与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着手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质量认证和溯源体系,已给xx湘军永丰辣酱有限公司等1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定制300多万枚独特化防伪标识码,通过农产品溯源系统将农产品从原料选购到农产品的采收、到消费者购置等一系列生产、流通过程的信息记录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云平台数据库,生产企业把二维码标签贴到产品上,实现了企业信息全流程展示,并将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信息与检测报告以二维码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扫码查询。整个系统稳定可靠,设备运行正常,企业反响良好,同时为x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准时有效的信息支撑和科学有力的决策根据。
(二)拓宽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进城网上交易
1、大力开展网销“一县一品〞活动。我县主动通过知名电商平台、各种新闻媒体将地方农特产品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加大农产品入驻阿里、京东等大平台力度,新开农产品线上店铺20多家,开展网销“一县一品〞的宣扬推广营销活动,塑造网销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我县20多类本地农产品胜利入驻阿里巴巴“特色中国·xx馆〞,年网销额达200多万元;9月22日,我县江园辣酱食品有限公司“侯府家〞牌永丰辣酱胜利入驻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淘乡甜〞官方旗舰店,使我县这一百年老字号在大型电商平台一炮打响,网上日均销售100多单,双“11〞当日销售2000多单。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xx威龙食品公司、xx湘春酱菜园、xx省白马食品公司等3家生产企业提供包括淘宝代运营、微商代运营、阿里巴巴诚信通代运营在内的全网营销推广活动,每天至少有100单以上的本地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电商服务中心和我县贫困村甘棠镇祠堂湾村合作开展电商精准扶贫,使该村的红薯片和中药材花粉蜜在短短几天就网销一空,线上众筹猕猴桃取得胜利,8月底就全部预订完毕。与洋潭农业合作社线上线下合作推广无花果,所产无花果销售90%,剩下10%则制成干果销售一空。我县连财种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农商通86077平台主动开展“一县一品+扶贫农小店〞上线推广工作,通过“政府引导+平台落地+群众参加〞的合作机制,在全县xx个乡镇开展专项培训,确保项目参加人员把握业务技能,流程,标准,使得项目有效高效落地,选取2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设“扶贫小店〞,销售贫困村、贫困户产品,并聚合全县电商力量帮扶推广,销售,真正使得“电商扶贫小店〞为贫困村带销路创效益,实现电商精准扶贫助农。
2、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微(电)商扶贫培训和团队建设工作,由县商粮局、人社局和各乡镇、经开新区负责协调指导,通过电商企业带动农民通过利用微信平台等自媒体进行销售,以销带产从而逐步带动县域农产品的规模化和商品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微商销售团队F2c工厂〞的模式,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到消费者手中的模式形成产销一体,带动家乡农特产经济进展。湘滇电商、飞腾电商等有肯定规模的电商企业在全县15个乡镇和经开新区进行农特微商培训及团队建设,全年共培训微商人员1200多人(其中参训贫困户200多人),共涉及50多个贫困村,开设个人实名微店或网店1200多个,培育出农特微商村级负责人200多人。如石牛乡树山村罗改乡、沙塘乡沙塘村贺登峰等贫困对象在电商企业的细心培育和指导下开办个人实名微店,胜利蜕变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农产品销售“微商达人〞,月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其次是引导电商企业及微商团队通过对接广州、深圳、江苏、北京、长沙等各地xx同乡商会,在老乡们的推动下更好的推广xx县域特色农产品。同时与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