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L工作原理
(图一)
派斯CC滤料由比表面积大于2000的椰壳碳与20-50纳米厚的铁化物烧制而成,CC呈多孔结构形式,比表面积大,水气流通道畅通,保证“原电池” 效应持续高效。不会像传统混合那样出现阴阳极表面结垢蒙泥,CC/KL工作原理
(图一)
派斯CC滤料由比表面积大于2000的椰壳碳与20-50纳米厚的铁化物烧制而成,CC呈多孔结构形式,比表面积大,水气流通道畅通,保证“原电池” 效应持续高效。不会像传统混合那样出现阴阳极表面结垢蒙泥,影响原电池效应。(如图一)性能远远高于国内铁碳填料。
派斯CC空隙大,不怕堵塞和板结。活性强,比重轻,运行过程中,不钝化,不板结,反应速率快,长期稳定有效。 CC滤料在与污水反应过程中所含活性铁作为阳极,不断提供电子,碳则作为阴极使用。当经过一定周期后,系统再生,恢复功能,工人的操作强度很低。处理成本低。耗能低,不投加药剂,能大幅度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OD/COD)。
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 、Fe2 +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
Fe(OH)3==(可逆)==H++FeO2-+H2O
FeO2-+H2O==(可逆)==[FeO2(OH)]2-+H+
Fe(OH)3+6H2O==(可逆)==[Fe(H2O)6]3++3OH-
生成的Fe2 +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Fe(OH)2+H2SO4=FeSO4+2H2O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该工艺用于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而且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传统上催化氧化工艺所采用的催化剂材料一般为铁和炭,使用前要加酸碱活化,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钝化板结,这导致了频繁地更换催化剂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还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另外,传统催化剂填料比表面积太小也使得废水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增加了吨水投资成本,这都严重影响了催化氧化工艺的利用和推广。
CC优势:
(1) 保证“原电池”效应持续高效。不会像物理混合那样出现阴阳极分离,影响原电池反应
CC工作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