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工程
第一节 根底施工
工程概况
蒲河特大桥根底采用桩根底,桩径有Ф100cm、Ф125cm、Ф150cm、Ф200cm四种,根底地质为粉质黏土、黏土、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和圆砾土组成。桩基为群桩结构形式,蒲河特大表〞,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保证成孔速度和质量。
补浆的速度,泥浆补充一般采用泵送方式,施工中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地补充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
(6)钻进及成孔
钻孔施工应符合以下根本规定:
钻孔前,先用水准仪确定护筒标高,并以此作为基点,按设计要求的孔底标高计算孔深,以确定钻机钻孔深度。
钻孔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头和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大于5cm。
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文件提供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以便针对不同地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钻孔时,~。
钻孔时均匀缓慢钻进,这样既钻进又起到泥浆护壁的作用。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钻进时掌握好进尺速度,随时注意观察孔内情况,及时补加泥浆保持液面高度。成孔后孔深偏差不小于设计深度,孔径采用笼式探孔器测量,探孔器外径等于钻孔桩的设计桩径,直线段长度等于孔径的4~6倍。假设出现缩径现象应进行扫孔,符合要求前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钻孔桩钻孔允许误差详见下表:
序 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径
2
孔深
不小于设计孔深
3
护 筒
顶面位置
50mm
倾斜度
1%
4
孔位中心偏心
50mm
5
倾斜度
1%
6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碴厚度
≤200mm
(7)清孔
钻孔到达设计标高,经终孔检查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合格后,立即清孔。清孔应到达以下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 mm颗粒,,含砂率控制在2%以内,粘度控制在17~20s,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渣厚度为:摩擦桩不大于200mm。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式代替清孔。
(8)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采用劲型骨架在现场钢筋加工厂制作,加工场地地面必须硬化,并修建钢筋笼存放台,存放台采用砖砌条形座,座宽24cm,高出地面35cm,条形座间距3m,顶部标高采用水准仪抄平后砂浆抹面,以确保各台座顶面平顺,成品钢筋笼存放不变形。主筋采用搭接焊,加强箍筋采用双面搭接焊,螺旋箍筋采用绑扎,主筋及加强箍筋焊接完成后及时敲除焊渣,然后用于连接骨架。加工时,在加强箍上等间距标出主筋位置,先将6~8根主筋依次逐根焊接在加强箍筋上,形成钢筋骨架,随后将其它主筋均匀焊接到钢筋骨架上,形成整个骨架,最后,将箍筋按设计图纸间距绑扎在钢筋骨架上。
根据钢筋笼的上下位置布置主筋的接头位置,绑扎时要求每个接头断面的接头数量不超过主筋数量的50%,钢筋笼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制作,焊缝要平整、光滑、密实、无气泡,焊渣要敲除干净。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通过在螺旋筋或箍筋上焊接钢筋耳环穿入厚5cm的圆形混凝土垫块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垫块强度不低于桩身强度,直径根据设计确定,混凝土垫块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在制作钻孔桩钢筋笼时,注意预埋不小于
φ16的接地钢筋。钢筋加工及钢筋骨架允许偏差详见下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1
钢筋加工
受力钢筋全长
±10mm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mm
箍筋内净尺寸
±3mm
2
钢筋骨架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mm
钢筋骨架直径
±20 mm
主钢筋间距
±
加强筋间距
±20mm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 mm
钢筋骨架垂直度
1%
(9)声测管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桩长大于40m或桩径大于等于2m的钻孔桩需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成桩质量。
声测管采用无缝钢管,内孔径50mm,壁厚3mm,声测管采用套管丝扣连接接长,用铁丝绑扎固定在钢筋笼上,管口高出设计桩顶面不少于30cm,每个声测管高度保持一致。声测管在混凝土灌注前灌满清水。
(10)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利用吊机整体一次吊装入孔,为了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二点之间。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与地面或平台垂直,停止第一吊点起吊,用劲形骨架固定。钢筋笼上口到达护
桥涵工程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