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苇5期2004年lO1目煤田地质与勘探COALCE(ⅡDCY&E)(P10RA11ON·23·文章编号:1001—1986{2004)05—(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54)摘要:通过研究陕西韩城矿区含煤岩系中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微观煤岩组分、煤的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孔隙特征,分析了该区煤的煤岩特征与煤层气的生储因素,以及煤层气可能富集的煤区。关键词:煤岩特征;镜质组反射率;煤层气;陕西韩城矿区中图分类号::A1前言开发和利用煤层气是目前各产煤国正在攻关的课题之一。煤是煤层气的形成与储集场所。而其生成与储集因素与煤岩特征密切相关。为了对陕西韩城矿区二叠纪和石炭纪含煤岩系的煤层气藏进行评价,有必要从该矿区各煤层的煤岩特征出发,分析矿区的煤层气储集环境因素、影响产气能力和煤层气赋存的因素。2矿区地质特征陕西韩城矿区位于渭北煤田东北,矿区以文间岭隆起构造带为界,可分为北区与南区两大部分。矿区包括桑树坪、下峪口、象山、燎原、马沟渠煤区。总面积约110km2。区内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NE,倾向NW的单斜构造。各种构造形迹多集中分布于矿区边缘浅部地带,各井田中深部除有少量宽缓褶皱外,很少发现有大中型断裂,地层倾角一般在10。以下。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纪的山西组及石炭纪的太原组,共含主要可采煤层3层,分别为山西组的2号、3号煤层及太原组的11号煤层。,。其次为5号煤。煤质牌号以瘦煤和贫煤为主,桑树坪矿区深部可能赋存次级无烟煤。,根据相对平均光泽分类,其宏观煤岩特征如下。2号煤以半光亮型煤为主,部分出现光亮型煤;3号煤以半光亮型煤和暗淡型煤为主,部分为光亮型、半暗淡型煤,暗煤和亮煤常形成2~3nllTl的线理状和细条带状互层,镜煤常呈1~2cm的薄层状、透镜体或条带状夹于煤层中,丝炭以薄层状产出。在桑树坪矿,下峪口煤矿3号煤下部观测到大量方解石细脉充填裂隙;5号煤主要为半亮型煤,暗淡型次之;具有带状结构,水平层理发育,中下部有黄铁矿成层分布现象,方解石含量较多,个别光片观测达收稿日期:2004-03-01作者简介:郑重(195l一),男,陕西汉中人,西安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与环境工程的科研与教学工作.[4]张建博,[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5][M].北京:地质出版社,l989.[6][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7]朱炎铭,秦勇,范炳恒,李田忠,[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2):195—2U0.[8]秦勇,宋党育,[J].煤炭学报,1997,22(3):230—235.[9]宋党育,%R。数值模拟新方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26(3):15—17.[10],[J].,1990,74:】559~157nThetectonice
韩城矿区煤的煤岩特征及煤层气生储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