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docx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 事故,保证医疗秩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文件规定, 特制定本防范及处理预案。
一、 适用范围
凡从事医疗活动的科室
二、 概念定义
者有权利就诊疗过 程中的发生的不满意事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六) 及时披露医疗安全信息
每季度召开一次医疗安全会议,公布医疗隐患整改措施、医疗纠 纷处理结果、医疗赔偿责任人处罚有关信息,让全院医务人员认识到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危害性及防范的重要性,并积极行动。
(七) 加强医患沟通
医院每年开展至少1次医患沟通技能及医疗纠纷处理技巧的
培训或大型讲座。
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加强医疗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医患沟通, 科室每月召集1次医患沟通座谈会,并做好记录,对患方提出的意见 和建议认真分析,加以整改。
六、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预案
(一)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理
医疗纠纷的风险分级
根据发生医疗纠纷当时患方的情绪、态度、行为等的激烈程度, 将医疗纠纷事件进行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级风险
患方质疑医护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患者在病房发生非医疗意外事件,如摔伤、烫伤等,家属 不满,讨要说法;
患者及家属要求复印病历,当事医务人员判定可能发生医 疗纠纷的。
二级风险
患方聚众5人以下在医院内吵闹,干扰医疗秩序,对医务 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患者非正常死亡,家属对医疗过程质疑,经解释无效,停 尸在病房,影响其他病人诊疗。
一级风险
患方聚众5人以上在医院吵闹,干扰医疗秩序,对医务人 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患方在医院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物品损坏,医 务人员人身受到伤害;
新闻媒体介入(记者采访、录音录像),可能在社会上造 成负面影响。
应急处理
立即报告
发生医疗纠纷,不管属于几级风险,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 护士长,科室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或主管院长。
到达时限
工作时间发生医疗纠纷,科室主任、护士长应立即到位,主管部 门应在10分钟内到达纠纷发生的科室。休息日发生医疗纠纷,总值 班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到位,需院办公室协调的,院办 公室人员应在30分钟内到位。一、二级风险事件,保安人员应立即 到场,另外,根据纠纷的起因,院办公室处理人员可要求其他科室人 员到场协助处理。
与患方沟通协调
三级风险的纠纷,原则上以科主任和护士长为首小组成员在
科室内部协调沟通。
2) 二级、一级风险的纠纷,以院办公室人员为主,科室及其他 职能部门配合,与患方沟通协调。
3) 沟通的原则:不激化矛盾,不答应无理要求,尊重事实,尊 重科学,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问题。
4) 现场采取的紧急措施
(1) 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
对二、三级风险的医疗纠纷,医院保安人员在院办公室的统一指 挥下,对吵闹、漫骂、殴打医务人员的患者和家属实施必要的制止措 施,对持械行凶者坚决制服,同时报案,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纠纷中 患方的过激行为可能导致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损害时,保安人员应在 院办公室统一指挥下采取保护措施,如疏散、守住病房入口等,不让 闹事方接近病区的其他患者。
(2) 封存病历或疑有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输液、血液制品, 送相关部门进行检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